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健介绍此次考古发现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查看一件早期的景德镇瓷器 2013年刚刚开年,上海考古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博物馆和青浦博物馆等考古工作人员在青浦区青龙镇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发现唐宋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铸造作坊、砖砌炉灶等建筑遗迹,出土铜、铁、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发掘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位...
去年10月下旬开始的务川自治县大坪古墓群抢救性发掘,日前取得重大收获出土3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多件蒜头壶,以及铸有“中国最早佛教造像”的青铜器。 “没有金银财宝,但却比金银财宝更宝贵。”考古队员说,这些发现说明早在两千多多年前的汉代,甚至更早,贵州就有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掘地数米 惊现最早佛像 编号为10的古墓,位于洪渡河边一个斜坡上,最初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探测发现。考古队员用了...
考古人员展示出土的唐代“鹦鹉衔绶带铜镜”。 均 蒋迪雯 摄 在老通波塘东岸,考古人员发掘出一间比较完整的唐代房屋基址。 唐代铜镜、瓷腰鼓,上千件越窑、长沙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瓷器……上海第一座唐宋城镇遗址青龙镇昨首次对媒体开放。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只发掘了1500平方米,近2000件唐宋元瓷器、银、铜、铁、木器陆续出土。这座位于...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出土的唐代“鹦鹉衔绶带铜镜”。新华社记者 任 珑摄 上海博物馆6日在沪公布,位于上海青浦的“青龙镇遗址”二次考古发掘成果取得显著成果。此次出土唐宋文物近2000件,并在上海地区首次发现一处范围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唐代铸造作坊遗迹。 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到唐代,青龙镇成为海防要地,也成为上海地区最...
在铜梁县土桥镇六赢村二社高速路工地,发现一个明代古墓,发掘清理出17件明代仪仗俑 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这棵距离墓一百米远的珍贵红豆杉大概是墓主人在下葬时种下的 这一时期,重庆已经成为“车涌栈途,船塞两江,万商云集,夜不敛市”的水陆大码头。 这一时期,据说重庆南温泉被发现。也是在这一时期,距重庆几百里之外的铜梁县城:前导的护卫,八抬大轿,骑马的护卫殿后...
在蛇年到来之际,富县鄜州博物馆新入库了一合墓志铭和一件铜镜两件唐代文物。其中的墓志铭记载了墓主人的灵柩因“安史之乱”辗转返乡的过程。出土的墓志铭石牌,由墓志和墓志盖两部分组成,墓志盖呈盝形斜杀正方形,厚7厘米,上书篆字“大唐故杜府君墓志铭”九字,周围为线刻莲花纹图案。墓志呈正方形,边长为60厘米,厚10厘米,周围为线刻缠枝蔓草花纹,看上去非常好看。“这些文字非常精美,从内容看能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铜镜上的图案 记者昨日从延安市富县文物局了解到,在蛇年到来之际,富县鄜州博物馆新入库了一合墓志铭和一件铜镜两件唐代文物。其中的墓志铭记载了墓主人的灵柩因“安史之乱”辗转返乡的过程。 昨天上午,在富县文物局记者看到,出土的墓志铭石牌,由墓志和墓志盖两部分组成,墓志盖呈盝形斜杀正方形,厚7厘米,上书篆字“大唐故杜府君墓志铭”九字,周围为线刻莲花纹图案...
铜镜上的图案 记者昨日从延安市富县文物局了解到,在蛇年到来之际,富县鄜州博物馆新入库了一合墓志铭和一件铜镜两件唐代文物。其中的墓志铭记载了墓主人的灵柩因“安史之乱”辗转返乡的过程。 昨天上午,在富县文物局记者看到,出土的墓志铭石牌,由墓志和墓志盖两部分组成,墓志盖呈盝形斜杀正方形,厚7厘米,上书篆字“大唐故杜府君墓志铭”九字,周围为线刻莲花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