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清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建军到英德观音岩调研历史文物摩崖石刻保护工作时强调,摩崖石刻是清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瑰宝,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摩崖石刻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争取将摩崖石刻上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天,崔建军边观赏石刻,边询问守岩工作人员释如慧平时如何保护石刻。 释如慧介绍,目前观音岩计有63方摩崖石刻,44方保存尚好,石刻大部分属于清代作品,最早的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其中较为珍贵...
4月6日,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徐会之故居揭牌仪式在县委党校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铁龙,徐会之之子、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刘凡,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辉,黄冈市政协主席王静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孙璜清,市委常委、秘书长洪再林,团风县委书记刘应文,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丰成,县政协主席杜泉源,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伊立恒等领导出席。 周铁龙和罗辉共...
在广西桂林市靖江王陵内,一尊神兽雕塑立在一片私坟之中(3月30日摄)。 在广西桂林市靖江王陵内,一尊残缺的神道雕塑立在一片私坟之中(3月30日摄)。 广西桂林靖江王陵(3月30日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万座私坟包围,村民成群结队推销墓地还能开具盖有公章的“收据”,交1万多元就能“入驻”皇室风水宝地…… 记者日前在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保护区走访发现,昔日王陵在大量私坟的侵蚀下已变得...
为加强文物保护管理,近日,市文体新广局为我市新公布的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碑,给文物上了“护身符”。 保护标志碑碑面和碑座均为花岗岩石料,由辽宁省文物局按标准统一制作,碑面规格为横匾式。本次文物保护标志碑的树立工作,既起到警示作用,有利于文物的保护管理,也将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这13处文物包括古遗址5处:盖州古城和鹤羊寺山遗址、赤山山城、鲅鱼圈熊岳古城和烙铁山城址。古建...
文物是国家的财富,是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3月30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一行对宜君战国魏长城、哭泉梯田进行了调研指导。特别是在视察宜君县哭泉镇时指出“哭泉梯田”可以实施逐级保护,逐步完善保护规划。 宜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陕西省文物局此次调研的指示精神,为更好地传承宜君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结合宜君县田野文物基本状况,3月31日上午,宜君县人民政府...
3月26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涌畔的梁氏宗祠(梁家祠)举行“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仪式,庆贺梁氏宗祠(梁家祠)获得“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来自十里八乡梁氏乡亲和友好村落代表齐聚宗祠,舞狮采青,鸣鞭聚餐,庆祝这个大件事。 梁氏宗祠(梁家祠)始建于明代中叶,原建制是“两路三进”,现存“中路三进”结构,为泮塘乡梁氏族人祭祀先祖、议事婚庆、存放传统龙狮及龙舟旗幡之所。解放后,因种种原因,先后被用作仓库...
近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省人民政府近期核定公布了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我市东逯寨三皇庙、玉皇庙、白鹤堂和报恩寺4处古建筑入选,晋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我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21处。 据了解,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积极开展申报工作,通过资料整理、现场勘察、照相、测绘、历史研究、论证把关,推荐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参加评选。此次...
3月8日,温州市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龙湾区省级文保单位王瓒家庙标准电改造工程、区级文保单位龙湾陡门及望海桥修缮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2015年,根据工作计划和省文物局要求,王瓒家庙标准电改造尽量不影响建筑内部观感,减少对柱梁直接影响。以此为借鉴,2016年,龙湾区将推进另两处省级文保单位(张璁祖祠、汤和庙)标准电改造工作。
日前,青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县文物办、县文物监察大队,联合开展了全县文物保护单位(点)现状调研工作。 3月9日,调研组第一站来到方山乡,仔细查看了该乡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处文物保护点,重点检查各类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建筑主体现状以及消防安全情况。 检查发现,有个别文物保护点出现房屋闲置、破旧,未配备灭火器,或是配置不符合规范,有电线线路杂乱、老化、未穿阻燃管等安全隐...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前,丽水市开展了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申报工作展开后,丽水市文保所对管辖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多次、详细的遴选和评估,初步拟申报对象有7处,分别是应星楼遗址、万象山南宋墓仪石刻、清真寺门楼、青林村门楼、六也亭、齐村粮仓群、五宅底丽水地委机关专员公署旧址。目前,已完成相关文字、照片等资料,并根据建筑物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近日,卢氏县瓮关村史家大院、北关清真寺上寺、刘家岭村旧石器时代遗址3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史家大院位于该县官道口镇杨眉河村瓮关自然村,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该建筑群占地30余亩,分为5个院落,存留房屋128间,其中96间保存完好。除了规模宏大的上花园被毁坏外,整个院落布局严谨,窗棂装饰讲究,雕刻精美,至今还能清晰地看见房门、窗棂上木刻的人物、花鸟、神龛和走兽。 北...
前天下午,一群小青年来到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南湾炮台,了解该炮台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些小青年都是各村的文化专员,但他们对文物历史了解不深。为此,乍浦镇邀请老一辈文保员,带着他们行走于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点),对他们普及历史知识。
2016年1月25日,省政府下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核定公布全省3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信阳市入选20处(含固始)。加上此前已公布的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信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已达到97处(含固始)。 信阳市位于河南南部,东与安微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鄂豫皖“三处通衢”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间...
蛮王冢古墓变成废品回收站。记者杨涛 摄 1959年挂牌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蛮王冢”,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代蛮王的墓地,旁边竟堆满回收废品站的杂物(本报2013年3月12日曾报道)。前天,有读者通过网络报料,称位于武汉邮科院社区的“蛮王冢”牌坊里,仍堆放了废品。 昨天下午4点,武汉晚报记者在位于洪山区关山街邮科院社区的“蛮王之墓”牌坊入口处看到,“蛮王冢”的冢身土堆旁有一个简易的棚子,棚里堆满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