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为更好地推进博物馆“三贴近“工作,积极落实省政府推出的“河北省旅游惠民大拜年”活动,在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期间,河北省博物馆、省民俗博物馆将继续实行免费开放,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丰富省会民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河北省博物馆近日已对馆内的各项安全和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河北省旅游惠民大拜年”活动的顺利展开。节日期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实行全天免费开放(周一闭馆),...
近日,河北省文物局机关2009年度总结汇报会召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副局长谢飞、谷同伟、李恩佳,办公室主任曹凯等领导出席会议。局机关各处室分别以多媒体形式生动直观地对本处室2009年主要工作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和汇报,并对2010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谋划。2009年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河北博物馆建设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鸡鸣驿城墙加固保护工...
近日,河北省古建所邀请专业消防教员对全体职工进行防火知识培训,消防教员结合省古建所工作实际,特别在古建筑保护维修施工中,木质结构多的特点等,对起火原理和灭火先后次序,火警发生时应采取的行动,紧急逃生方法,高楼及办公场所防火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讲解和演示。培训采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培训,全体职工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防火意识和消防能力。(河北省文物局 河北...
新年伊始,2010年1月4日下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学习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2008—2009年度全国考古工作会上的讲话,总结部署了当前工作。会上,办公室介绍了修订规章制度进展情况。自2009年10月10日日以来,河北省文研所召开了不同层次的会议,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向职工广泛征求了意见,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了规章制度32项,已印发5项。下步将对其余各项印发试行...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河北省博物馆协办的《聚焦中国文化遗产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摄影展》于今日在河北省博物馆开展。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历史的见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4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38处世界遗产。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深入进行,更多新的发现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中国文化遗产资源宝库。为此,国家文物局主办了《聚焦中国文化遗产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摄影展》,展品作者来自...
中新网2月3日电 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日前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河北省文物局消息,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这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烧制陶瓦的窑,均由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组成,在该窑址上发现了大量变形或残断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日前,为更好地推进博物馆“三贴近“工作,积极落实河北省政府推出的“河北省旅游惠民大拜年”活动,在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期间,省博物馆、省民俗博物馆将继续实行免费开放,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丰富省会民众的节日文化生活。 河北省博物馆近日已对馆内的各项安全和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确保“河北省旅游惠民大拜年”活动...
中新网2月3日电 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日前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河北省文物局消息,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这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烧制陶瓦的窑,均由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组成,在该窑址上发现了大量变形或残断的陶瓦以及有使...
河北曲阳县委宣传部今日透露,该县新发现北马古庄、沙道、塔头村、元坦等四处商代人类遗址,经河北省文物工作者考证,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其所出土的文物遗存,将为研究曲阳历史提供重要依据。 据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县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86处,其中北马古庄、沙道、塔头村、元坦等四处人类遗址被确定为商代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其中,北马古庄遗址位于恒州镇北马古庄村东南700米,处在一...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河北省邢台市考古工作队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 这两座保存较为完整的烧制陶瓦的窑,均由窑室、烟道、烟囱、窑前工作面组成,在该窑址上发现了大量变形或残断的陶瓦以及有使用痕迹的盆、釜等器物残片。由此推断该遗址应以烧制陶瓦为主。值得一提的是,汉代陶窑在邢台市尚属首次发现,此次发现为研究当地汉代建筑构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近日,河北省世界文化遗产巡视组到世界文化遗产地—易县清西陵巡视检查。这是自2007年以来, 河北省世界文化遗产巡视组第三次到清西陵进行年度巡查。 巡视组听取了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汇报,并重点实地查看了清西陵的泰东陵、昌西陵等文物保护工作,巡查了清西陵环境整治工作以及陵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环境风貌。 巡视工作结束后,巡视组与清西陵文物保护处的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了座谈,并与清西...
中新网保定2月2日电(吕子豪 郭英昆)河北曲阳县委宣传部今日透露,该县新发现北马古庄、沙道、塔头村、元坦等四处商代人类遗址,经河北省文物工作者考证,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其所出土的文物遗存,将为研究曲阳历史提供重要依据。 据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县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86处,其中北马古庄、沙道、塔头村、元坦等四处人类遗址被确定为商代遗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其中,北马古庄遗址位于...
为切实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春节期间文物安全,河北省丰宁满族博物馆针对文物防火工作实际,1月27日,由消防大队由广东带队,对全馆人员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课。特别对预防火灾的措施、灭火的基本方法、各类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以及火场逃生的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与实际操作。通过这次实地演练,增强了全馆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消防技能和水平,使博物馆消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