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有多少历史悠久的传奇珠宝被各国家博物馆收藏,每一件宝贝都历经风霜,串联起一个个历史人物,延续着一段段传奇…… 孝端皇后凤冠 In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的这顶凤冠,曾经为明神宗孝端显皇后拥有,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她端庄华贵,母仪万方,她的凤冠也称典范,以髹漆细竹丝编制,通体饰以点翠云片,缀有18朵珍珠宝石嵌制的梅花,冠前部饰有点翠飞凤一对,顶部金丝...
晋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自2014年开馆以来,这座拥有中国西周时期最大车马坑的博物馆备受关注。11月21日,记者到此实地探访。 晋国博物馆坐落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共设晋国历史文化、发掘史、晋侯墓地遗址陈列三个展厅。晋侯墓地遗址陈列展厅内展示的四组九座有代表性的墓葬以及三座车马坑吸引游...
11月20日,“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常州国宝级文物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和朱漆斑纹地戗金柳塘纹长方盒惊艳亮相。 本次展览共选取了281件文物,以时间为序,以工艺为纲,年代从战国至近世,品种有彩绘、素髹、雕漆、螺钿、金饰、建漆等,包罗万象,展览规格和展品质量受到广泛肯定。展览以上海博物馆藏漆器为主,另借展了浙江省博物馆、常州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
讲解员介绍被追回的文物。 “臭鼎”青铜鼎。 这是一口看似普通的青铜鼎。这只出自春秋时的鼎,三脚着地,口径约30厘米宽。在当时,青铜器为贵族使用,这口鼎用来烹煮食物。现在,它成了“网红”。 这口青铜鼎是文物犯罪团伙在盗墓时发现的。据办案人员介绍,“犯罪分子在打开这口鼎时,鼎里还装有鸡骨头和汤水,过了几秒钟之后,汤水与氧气结合成为黑色”,而鼎则长时间发出臭味,又被人称...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施厚村古岳坡,村民在制作壮锦文创产品。 一技之长得以“变现” 苗族刺绣技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李伊园近两年更忙了,柳州市扶持她建立了苗绣苗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按照“公司+基地+民间手艺人”的运营模式,她将贫困户聚集起来在基地培训刺绣、蜡染,再一起开发苗服、发展订单、拓展市场,2017年销售额就突破了300万元。 “我们原来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在基地里...
50年的安溪凤山铁观音 11月16日,以“香茗共享 匠心传承”为主题的中国茶文化传承传播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活动由福建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活动上揭幕了两件故宫院藏茶文物,第一、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李金登、王清海、刘金龙、刘协宗,向茶文物礼敬鞠躬。 故宫目前共有藏品180多万件,其中仅故宫院藏茶文物就有480多件。几百年...
图①为修缮后的外檐;图④为工匠在进行披麻工序。 本报记者 辛 阳摄 图②、图③分别为修复前后的软天花。 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黄琉璃瓦铺满殿顶,镶绿剪边,正中相轮火焰珠顶,宝顶周围八条铁链各与力士相连,殿前的两根大柱上巨龙盘旋……沈阳故宫东路,完成彩画保护修复工程的大政殿端坐其中,气度威严。 随着贴金工序的结束,沈阳故宫大政殿彩画工程日前竣工,这也意味着沈阳故宫古建...
江学文的剪纸作品江学文摄 憨态可掬的福娃、翩翩起舞的蝴蝶、丰盈喜气的“福”字……一幅幅剪纸五彩缤纷、形象生动,这些都出自湖北钟祥民间剪纸艺人江学文之手。日前,江学文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我喜欢剪纸艺术,已经坚持十年了,让更多人学习剪纸和了解非遗制作,对我来说是一件乐事。” 今年30岁的江学文是钟祥市新闻中心记者,工作之余,剪纸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爱好。江学文学习剪纸起步于他的大学时...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西乱弹。郭红玉摄中 “好衣不过丝棉,好听不过乱弹。”这是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临西县民间的一句口头语。一提起乱弹,凡临西县年龄较大的人无不津津乐道,无不感慨满怀,无不记忆犹新。乱弹,这个随着大运河而生的古老剧种,400年来给临西人民带了无数的欢乐、滋养和慰藉。 乱弹,产生于明正德与万历年间,因多供帝王观赏故称“銮坛”。后随大运河流传到临清(今临西),又因此剧兼容其他声腔...
布糊画作品《九龙壁》杜洋摄 “传承德泽·丰芜康宁——河北承德满族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20日晚在北京恭王府开幕。 本次展示月活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恭王府)2018年度中国内地城市展览展示活动的收官之作,活动撷取了承德市丰宁、宽城、围场三县满族传统文化精华,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宽城背杆、丰宁满族吵子会、萨满舞、板城烧锅酒传统五甑酿造技艺、满族传统木作技艺等多项国家级、...
图为嘎尔琼拉康石碑碑身碎块。赵朗摄 记者21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拉萨吐蕃时期一座封授立盟碑正在挖掘中,这座石碑记录了誓文与历代赞普业绩。 图为碎块石碑上的清晰藏文。赵朗 摄 由于拉萨城区发展,原在偏僻之地的嘎尔琼拉康被林立高楼所包围。而在这座寺庙的院子里,几名工人正在围墙内挖土抛石,约50平方米的面积挖了1米多深。 图为石碑碑身碎块。赵朗 摄 ...
“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漆彩三晋”山西漆艺巡展展品 “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漆彩三晋”山西漆艺巡展20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幕,展出的90多件/套作品代表着古往今来山西漆艺的艺术成就,展现着多样化的山西漆艺发展路径。 “文化之美·漆心可见”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漆彩三晋”山西漆艺巡展展品 本次展览是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
经过近40天的发掘,近日,上海博物馆赴斯里兰卡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是上海博物馆在海外的首个合作考古项目,也是上海博物馆迈出丝路考古的第一步。发掘工作发现了双方交流与贸易的重要材料,为认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由于地处印度洋的中心、东西方海路航线的必经之地,在古代海上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沿海诸...
黄河母亲 九曲黄河 因其独具的自然美、雄浑美、朦胧美和色调美,兰州黄河石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上世纪80年代初,人们收藏黄河奇石纯粹出于自娱自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黄河奇石也逐渐进入市场。近年来,黄河奇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收藏热不断升温,收藏队伍不断壮大。在兰州市,仅私人家庭的奇石馆就有230余家。随着奇石精品不断涌现,兰州黄河奇石已逐渐走出省门,引起国内外收藏界的...
11月18-22日,具有千年历史的海上丝韵非遗工艺-缂丝的时尚美学与匠心工艺将首度亮相一年一度的国际时尚盛宴——上海高级定制周。本届高定周选址上海时尚新地标——上海宝格丽酒店,继外滩22号之后的又一个高定时尚地标。 缂丝是采用全人工的织造的方式,以真丝为基本原料,平纹为基础组织,以“通经断纬”为基本织造方式,通过最原始的土木机制作出正反面具有同样画面和色彩艺术效应的丝织工艺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