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2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工作协商推进会暨全国文物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陈宗荣、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魏海...
慈城孔庙。 本报记者 郭戟铠 摄 走过宁波慈城,便走完了地理意义上江南之地的最后一程。从地图上看,沿北纬30度线浙北横向逶迤的丘陵到慈城戛然而止,而一路蔓延到这里的浙东大运河至此也走向终点。浙东大运河慈江段就依偎在慈城城南,这也是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以前,从慈城经运河可至余姚、绍兴,经海路,可从小西坝进入姚江、甬江出海。从慈城经运河出去,现在水路还在。 慈城山清水秀,城南环绕姚江、慈江...
怎样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有尊严? 11月25日,故宫“掌门人”、第六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将在浙江龙泉开讲,让你了解不一样的故宫。 单霁翔院长这次来到龙泉,将带来一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匠责仁心——故宫博物院的追求与梦想》,演讲时间:11月25日上午9:30,地点就在龙泉大剧院。 单院长的演讲,常常金句频出,一票难求。故宫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的使命担当和执着坚守,让文物有尊严...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平阳县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冠尖)、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忠训庙、宝胜寺双塔、文明塔5处省级文保单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进行检查验收。 专家组对该工程的相关设施及线路施工图进行了仔细审查,检查了监控机房,对远程监控设备的运作进行了调试,并到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忠训庙等5处文保单位进行实地踏勘。 经过图纸审查、监控设备测试和实地踏勘,专家组认为中共浙江省一大...
近日,绍兴市督查组到嵊州市进行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检查。督查组由绍兴市文广局、绍兴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绍兴市消防支队相关人员组成。 督查组抽查了华堂王氏宗祠、白云祠以及越剧博物馆三家单位。重点检查了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检测维修、用火用电安全、应急组织建设及应急演练、消防培训宣传等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对于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尽快落实...
近日,丽水市本级古民居类文保单位完成烟感、用电安全管理报警系统建设,并通过项目验收,在谭宅、新四军办事处旧址等7幢古民居安装了火警报警通讯录主机11台、无线烟感探测器116个、组合式电气火灾监测器8台,基本实现全覆盖。 丽水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市本级古民居点多面广、动态消防隐患多的特点,运用科技等手段,致力施行古建筑“智慧防火”工作。通过智慧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全面应用,在市本级传统木构类文保单位...
杭州拱宸桥 绍兴八字桥 运河之水,迢迢千里。流到慈城招宝山下,大运河就此结束了陆路行程,奔腾向海而去。11月22日,本网联合省文物局推出的“风华绝代看运河”系列报道,走完慈城这一站,也圆满结束了大运河浙江段的人文寻访之旅。 数月来,本网派出30余位年轻记者,自北向南,从浙江的北大门——运河进入浙江的标志性建筑嘉兴长虹桥始发,顺河而下,足迹遍及杭嘉湖绍甬五市,追寻这...
11月21日下午,由安徽省亳州市博物馆、亳州市文化馆、亳州市谯城区文化馆主办,亳州市谯城中学协办的“架起沟通历史的桥梁”馆校共建系列活动在谯城中学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在原有义务讲解、志愿服务、有奖问答等互动项目的基础上,增加非遗展演。邀请非遗传承人为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制剪纸、古琴等国家级非遗的体验式教学,深入解读亳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学们...
11月17日,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主办、北京华夏言国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的“三星堆文创大赛颁奖授权典礼暨《蜀帝传奇》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 三星堆文创大赛启动于2017年12月9日,大赛面向国内外征集到设计稿件470余份。经过专家评审,从中评选出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最佳创意奖五名和入围奖十名,王奕昌设计的《乌轮香熏炉》获本次大赛金奖。 颁奖结束后,华夏言文创与...
11月19日,“时代华彩——首届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全国妇联党组成员邓丽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女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院、全国妇联离退休干部书画活动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美育工作委员会的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参加开幕式。 此次画展在全国征集作品的基础上,共展出入选作品和特邀作品180余幅,涵盖中国画...
当地时间11月20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在卢森堡国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本次展览以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为主线,精选河南出土的文物精品145件(套),时代上自夏商,下至宋金,器物质地主要有青铜、陶瓷、玉石、金银、玻璃等。从帝国形成和匠作技艺两部分展现华夏文明诞生、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展示中原大地自古形成的繁荣祥和、包容大气的物质与精神面貌。...
日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召开了“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保护研讨会”,相关专家及全国七家辽代木构建筑文保单位主要负责人、一线保护技术人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史研究生等20余人参会。 “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课题组汇报了课题前期工作进展、课题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对课题组前期工作表示肯定和认可,认为课题组提出的“辽代木构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对文保单位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日前,由国家自然资源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测绘学会等联合举办的中国测绘年会2018学术年会和第八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博览会在浙江德清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创新、智能、融合——开辟测绘地理信息新时代”。会上,“彩绘类文物高光谱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彩绘类文物高光谱数字化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已开展多年,完成单位包括北京建筑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11月19日至23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办,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期UNESCO-CACH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合川钓鱼城遗址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主管古榕,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培训班以“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为主题...
11月21日,由中国紫禁城学会主办的主题为“东亚地区木结构建筑彩画传统工艺与保护研究”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传统建筑彩画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推动东亚地区彩画研究与保护修复技术的交流,展示东亚地区古代建筑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研讨会由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所长晋宏逵,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詹长法以及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