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12月1日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5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议会上,由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主持的“温州古城址”勘探项目,在浙江全省近40余项考古发掘、考古调查和勘探项目中脱颖而出,与杭州余杭玉架山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调查和勘探、南宋临安城遗址、镇海鱼山古遗址等10个项目共同获评“2015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 温州古城始建于东晋太宁元年(323)...
旌旗猎猎,战鼓雷雷,金戈铁马,天下一统。经过连续多日紧锣密鼓地布展,12月27日,温州博物馆,一场追慕秦风的大展——“天下一统——大秦帝国文物特展”,终于得以与观众正式见面。 两千多年前的骊山烽火,烧掉了周王室昔日的辉煌,却给驻守西陲的秦人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他们被封诸侯,正式立国,并接受了岐山以西的广袤土地,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地区开始了苦心经营。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奋斗,秦人以无畏的尚战精神,从弱小走...
谯楼 温州底蕴深厚,手工业发达,文化名人影响深远,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山水斗城格局、永嘉学派事功思想、中国沿海城市陆海交融发展等处,即体现在城墙上、街巷中,池塘边、双塔间等。而这些类型丰富的历史建筑历经岁月沧桑,折射时代变迁,近年来随着保护工作的到位在城区渐渐凸显。昨天,记者穿行在城区的各处遗存,让我们一起走进时光深处,体会温州古城历史人文的优雅。 【古迹看历史】 谯楼 谯楼,...
为配合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驿站”惠民文化活动项目的集体亮相,温州博物馆于12月15日上午,举办首场亮相活动——玉器鉴赏暨《时光的艺术——温州民间收藏钟表精粹展》。“文化驿站”的玉器鉴赏现场,进行着《我国古代历代玉器鉴赏》讲座,温州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会员将提供50件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精品玉器,与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共同鉴赏,共同感受我国古代玉器温润厚德、天地精华之美。 在陶瓷馆,由温...
在温州市普查办及省普查办的协助下,温州医科大学日前顺利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共登录古籍图书类文物414件/套。 目前,我省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登录工作正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今年浙江省需要基本完成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全面开展普查数据的审核。截至2015年12月9日,浙江省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注册并维护收藏单位账号648家,开始...
温州与丽水毗邻,同饮瓯江水,亲如一家人。12月1日,古韵悠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泰顺木偶戏走出了深山,在丽水市实验学校200多位孩子的欢笑声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动人的光彩。 作为今年温州市文化馆的文化交流活动,丽水是温州非遗“走亲”的第二站。当天,学校礼堂内,风趣滑稽的济公、精致典雅的祝英台、文质彬彬的梁山伯……一个个原本只能在电视中、书本上看到的人物,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木偶的手...
近日,2015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群众文艺展演活动在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温州市参演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项目瓯绣、米塑、竹壳雕,以及韵味悠长的山歌《对鸟》、风情浓郁的民间舞蹈《翁垟渔灯》、色彩丰富的洞头渔民画,为全省人民传递着独具特色的东瓯气息,展示着温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累累硕果。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省委、省政府于2013年起实施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如雨后...
由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视觉艺术发展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年代美术馆承办,南岸至尚美术馆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艺术批评奖颁奖典礼·暨‘深刻的转型’当代艺术批评学术研讨会” 11月20日在浙江温州大学召开。作为此次全国青年艺术批评奖系列学术活动的一部分,由年代美术馆主办的首届青年艺术批评奖平行展——“本能倾向:2015年青年艺术批评奖平行展”11月20日晚上在温州年代美术馆开...
11月11日 下午,我市“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瓯海区梧田南堡小学拉开帷幕,该校数百名孩子们不用走出校园,就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与欢乐。 根据学校“点单”,活动共有非遗图片巡回展、“非遗学堂”、手工技艺展示三项内容。活动中,一群群孩子犹如欢快的小鸟,尽情遨游在非遗的神奇世界中。 校园内,60幅一字排开的非遗精品图片展板图文并茂,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在短短时间内,了解我市非遗项目的概况,走...
昨日,温州市政协副主席夏克栋率政协调研组到我市调研,夏克栋一行先后赴柳市后横的非遗主题小镇、温州华龙雕刻有限公司、乐清三科非物质文化博物馆、虹桥的万清堂木雕艺术馆等地,对我市非遗保护及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我市政协副主席陈亦殊陪同调研。 我市作为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一共有乐清细纹刻纸、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龙档、蓝夹缬制作技艺、乐清首饰龙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
2015年,温州市龙湾区文博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基本陈列展览,加强文化遗产宣传,积极谋划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层阵地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龙湾博物馆已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开展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平台。 基础阵地建设不断完善。龙湾博物馆从1999年建成开馆,馆内设施老化,展陈方式落后。2012年启动旧馆整体改造工程,包括外立面改造、景观绿化、灯光照明,内部展陈...
温州市瓯海区的中岙山山脚有一家养殖场,一个多月前,该养殖场在修理山脚的护坡时挖出了两座古墓。一座古墓封门完好(下文简称“M1”),长6米,宽2.3米,封门高1.6米;一座封门已损毁(下文简称“M2”),整体规模略小于前者。考古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展开抢救性清理。 据了解,发掘已近尾声,按照墓上的线索,这应该是公元303年西晋时期的墓。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墓中发现了砚台、兵器等物品,...
十月,秋意渐浓。一场轻舒云袖的淡雨,拂走季节里最后几丝纷扰。这样的日子是适合寻幽探古的,黄包车载着我在像迷宫一样的小巷里东拐西弯,水雾弥漫,雨丝交织,依稀看到古镇瞿溪老街的影子,扑面而来。 迈入“杨家祖屋”破败的砖雕门台,门台上一溜儿瓦当飘摇于岁月的风雨,掉得仅剩孤独的三张,摇摇欲坠地守着这里的故事。门外的喧嚣渐渐消退,破败的砖雕、颓废的花窗、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时光在缓缓...
根据省文物局的工作安排,温州市文物局于10月28日下午举办了《浙江通志•文物卷》编纂业务培训班,来自全市各县(市、区)文广新局业务科室及文博单位编纂业务人员40余人参加培训。 《浙江通志•文物卷》编辑部就在线编纂信息系统操作指南,文物考古部分资料收集、资料长编、条目编写的要求,馆藏文物条目编纂要求以及志稿编写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市文物局要求各地11月底前全面完成编纂工作。
10月27日,我市每年一届的“非遗进校园”活动相继走进了三垟第三小学及瓯海区潘桥陈庄小学,作为弘扬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在延续去年的“长效性”和“点单式”相结合模式的同时,还将活动扩展到各县(市、区),由点到面,推动我市“非遗进校园”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垟第三小学的校园里,60幅图文并茂的非遗精品图片展板一一排开,我市代表性非遗项目介绍一应俱全,不时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