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获悉,为配合泗县新城区的开发与建设,受省文物局的委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4月至5月对盛世豪庭项目所占地块内的一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计清理墓葬39座、灰坑6个、灰沟4条和水井1座,其中墓葬以明清时期为主。 墓葬形制主要分竖穴土坑和砖室墓两类,葬制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单人葬多为一次葬,而合葬墓多为二次葬,合葬以双人合葬为主,另发现有一座四人合葬墓,较为...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配合关中环线天然气管线调峰工程中,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临潼区马额街办冢王村西南清理发掘了一处古墓葬群,墓主人或许就是当年修建秦陵陵园的 “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 据介绍,考古工作者在6500平方米的发掘区域内,共清理了墓葬50座,其中秦墓45座。所有秦墓均为一棺结构、单人屈肢葬。只有5座没有发现陪葬器物,剩下的墓葬中要么有仿铜的陶礼器 (30座),要么有日用陶器...
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截至5月2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古城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73座,出土随葬器物900余件(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的万靖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5月26日,已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73座,其中已抢救性发掘保护墓葬56座,其余墓葬亦正在或即将展开抢救性发掘清理保护。 在已完成清理工作的56座墓葬中,包括43座土坑木椁墓、10座砖室...
5月28日,广西柳州阳和工业新区社湾村村民在自发挖掘清理祖坟时,发现古墓群,现已探明有古墓3座,其中清理出的两座为明代大臣佘崇凤和佘勉学父子。史料记载,佘家古时曾是柳州望族,佘崇凤本人为举人出身,官至四川合州太守,其子佘勉学官至福建按察使,为“柳州八贤”之列。 5月28日,广西柳州阳和工业新区社湾村村民在自发挖掘清理祖坟时,发现古墓群,现已探明有古墓3座,其中清理出的两座为明代大臣佘崇...
经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元昭化古城清理出一处古墓葬群,其中有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共73座,出土的部分陪葬品规格颇高。据介绍,这是省考古院迄今发掘的这一时期最大的古墓葬群。考古人员介绍,它们的出土,至少可以证明从西汉时起,昭化古城就已经相当繁荣。 2013年12月13日晚上,昭化古城旁一酒店修建时,挖掘机挖出几块残破的青砖,被当地文管部门确认为汉砖。12月19日,四川省文物考...
日前,乐安县文物部门在南昌至宁都高速公路工程沿线发现多处古代聚落和墓葬遗址。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已清理商周遗址4处、汉代墓葬群1处,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标本和2件完整的东汉方格纹陶罐,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 据了解,这些古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遗址遗迹面积1.1万平方米,分布在该县山砀镇龙义村、万崇镇坪背村和罗陂乡罗陂村。遗址地表有较多陶片,主要纹饰有方格纹、弦纹、...
本次考古出土的随葬器物。资料图片 近日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北魏时期的重要都城——内蒙古盛乐古城(呼和浩特南30公里)考古取得新进展。发现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墓葬76座,其中发现56座战国大型墓葬群,出土有各类质地的随葬器物百余件。 本次考古发掘发现的这批墓葬的时代包含有战国、秦汉、隋唐3个时间段。战国时期墓葬共计56座。大部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葬的平面以长方形为主,也见部分梯形。部分墓...
记者昨日从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获悉,近日,为配合巩义正和·紫荆尚城项目建设,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钻探发现的一处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唐墓30座,出土文物100多件(套)。 据介绍,这些出土文物包括方形瑞兽葡萄镜、“安史之乱”时期史思明发行的“顺天元宝”铜钱、白瓷枕、白瓷罐、白瓷碗以及镇墓兽、天王俑、侍女俑、动物俑等,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专业人士认为,这些出土文物丰富了巩义地区唐代墓葬的考...
近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该市文物部门在配合一建设项目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面积巨大的东周时期平民墓葬群,初步勘探已发现墓葬近600座。目前已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清理墓葬200余座。 此次发现的这批墓葬以东周时期为主,基本都是平民墓葬。由于墓葬年代久远,多数墓葬都有被盗扰的现象,即使这样,现场考古发掘人员仍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精心发掘,目前已出土包括铜敦、铜镜、带钩等在内的一批珍贵...
2013年11月14日,陕西省宁强县文物旅游局考古人员在该县胡家坝镇胡家坝村发现一处羌人墓葬群,该墓群面积约1300平方米,含4座双室石板墓和两座单室石板墓。经初步判断,该墓葬群为清代羌人墓葬,与以往所发现的单体羌人墓形制不同,以墓葬群的形式出现的羌人墓葬在全国尚属首例。 羌人墓室是研究羌族文化重要依据,在宁强境内主要有宋代和清代两个朝代的羌人墓地,墓葬多位于山坡中上部的向阳地带,石板墓构造形式...
考古现场 为配合江西省都昌至九江高速公路建设,今年8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九江县联合对位于九江县马回岭镇富民村荞麦岭自然村的荞麦岭汉唐墓葬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11月5日,记者在考古现场了解到,目前已抢救发掘18座汉唐墓葬,清理出土了110多件文物。 据此次考古领队饶华松介绍,在清理的16座汉代墓葬中,年代由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以东汉中期墓葬为多。2座唐墓属于盛唐时期。这些墓均为...
经过将近15天的抢救性发掘,在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现场,岳阳市文物管理处的考古人员清理发掘工作有惊喜发现,发掘墓葬约23座,出土青铜兵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该墓群的发掘规模之大,发掘数量之多,不仅在汨罗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在岳阳地区也是罕见的。此次考古发掘为汨罗市文物考古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7日,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接汨罗市民举报,在桐子坡一...
汨罗考古现场出土的青铜剑。图/通讯员李婷 10月23日,记者从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已发掘墓葬23座,出土青铜兵器、玉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初步判断为岳阳地区发现的分布最为密集的东周墓葬群。 岳阳市文物管理处一位罗姓研究员介绍,23座墓都呈东西向,墓葬内,墓壁制作规范,墓内填土都是经过制作的“五花土”。 墓群分布...
近日,在三门峡市区发掘出了一处墓葬群,现场出土陶壶、铜镜等文物近百件。据考古人员称,该墓葬群包括11座墓穴,均属晚唐时期,距今1000余年。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立超告诉记者,该墓葬群是在对某在建小区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的,发现的11座墓穴,为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现场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近百件珍贵文物。 “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紫薇天枢小区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唐代贵族墓葬群。 该墓群共发现唐墓11座,是三门峡市考古发现的一处较集中的唐代贵族墓葬群,墓葬南北走向,由台阶式墓道和土洞墓室构成,带一至两个天井;出土了陶壶、铜镜、铜簪、瓷碗等珍贵文物。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应为晚唐贵族或官吏的墓葬。这为研究三门峡市唐代历史和社会风俗提供了新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