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世纪之前的中国画教学采用的是师徒制,从临摹入手,培养了那时的中国画画家,其中的利弊是大家知道的;20世纪以来,按照西方模式办美术教育,在学校(院)里的中国画教学,受到西画教学模式的影响,从素描着手,强调写生,结合古画的临摹(对临摹的重视,各院校的情况不完全一样),又培养了一批另外类型的中国画家。今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审视中国画教学问题,当然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和新的抉择。首先,我们必须总结上一...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画,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文化底蕴和民族心理等因素造就了它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体系。千百年来,画家们一直孜孜以求于中国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并且形成了以用笔、用墨为核心的代表中国画形式美学特征的第一、第二审美内涵。通过长期对中国画艺术实践的探索和研究,我发现中国画还有一个未被人们重视和挖掘,可以与中国画用笔、用墨并列的第三审美内涵的存在——中国画用光。光,作为中国画一个新的...
一位批评家于ZO世纪8O年代所作的预言似乎并不灵验,中国画逃过了“穷途末路”这一大劫——不是作为“保留画种”,而是堂而皇之地跨进了新世纪的门槛。 其实,批评家的忧患意识并非粑人忧天。当下中国画华丽的外表难以掩盖其精神的病态与空虚。中国画的病患不一而足,而媚俗则是中国画坛最大的流行病。媚俗的根性在媚骨。媚俗危害之大,却至今未能引起学界与画坛的反思。 一 从题材、内容到形式、情调,中国画的媚俗无...
在艺术圈举世关注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开幕前夕,由著名策展人朱彤先生担纲的“水墨江南-新中国画之再解读”水墨展,将于2015年3月10日下午5点在香港现代美术馆·湾仔画廊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主办,香港现代美术馆·湾仔画廊承办。作为香港现代美术馆·湾仔画廊成立以来的首展,本次展览将重点展出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魏紫熙、亚明为中坚的新金陵画派和高云、刘云、聂危谷、喻...
关于“境界”我们谈得很久了,但是这个整天挂在嘴边上的词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它那博大的精神内涵呢?对它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在这里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境界,我认为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标准。所谓“境”,是指人的精神所达到的万物归一的无我之境。它是永恒的,老子所谓“得道 ”是也。得道,人之精神则可立于不败之地。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虽然受到其他民族的文化冲击,但是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文化精神,...
我一直对各类获奖持怀疑态度,因为很多比赛,那边厢,还没开场;这边厢,人家已经知道谁谁是“大奖”得主了,其结果呢!是一点不差。比如,某种产品;比如,某场球赛等等均是如此。画家的获奖就例外了?就没一点“杂质”了?我看未必,因为有些作品画得跟“狗啃似”的,嘿,照样能在全国性的大赛上捧走大奖。 老实说:现在我一看到有些画家简介之后的一大堆获奖之类的排列就心烦。至于吗?什么这奖、那奖;大奖、小奖;市奖、区...
1.国画的画种 (1)山水画 山水画是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但仍附属于人物画,作人物画背景的居多,隋唐时始独立,如展子虔的设色山水,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大兴,作者纷起,如荆浩、李成以及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等,南北竞辉,达到高峰。从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种。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侧重笔墨神韵,开创新风。...
以传统中国画的历史分期而论,晋唐是古代人物画的高峰,嗣后的画家无论宋元明清,无不对晋唐大家顾恺之、吴道子、周等俯首称臣;宋元是山水画的高峰,明清画山水的无不崇尚宋元;而明清则是花鸟画的高峰,徐渭、八大、吴昌硕这些大师,曾引来多少画家顶礼膜拜。以上三个时期若以笔墨特性来区分,正体现了从工笔、到小写意,再到大写意这个历程。而这一大的发展趋势,竟与书法的发展由篆隶楷而行而草的趋向是一致的,只不过书法的...
执笔法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中国画中怎样用笔是画好中国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中国绘画执笔同于书法,虽然各人喜好不同,执法也无定式,但初学必须要掌握基本要领。拿毛笔时用大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
中国古代的文论和画论首先所关注而强调的乃是艺术家主观情怀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南朝梁时刘勰于文心雕龙中所谓“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游字包含着交融渗透最后合而为一。 然而,艺术的创造还不仅于此,中国画家进一步强调在物我一如的过程中,“我”的重要性,东晋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的精论,意指“迁想”这种主观活动,乃是一种关系到艺术作品成败的移情作用。无“迁想”则无“妙得”,妙得是至美尽善的追求,没有...
画有四难: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画花难画叶,画树难画柳。这是前人在创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难题,但是究竟难在哪里? 画人难画手。人的面目不一定比手容易画,但大家对面目特别注意,连小孩子画的人,面目都不会错。手的姿势变化很多,五指的具体组织,都很复杂,可是生长在自己身上,时刻可以看到,反而熟视无睹,不去细察。古画人物面目多数画得很好,然而画手出洋相的也不在少数。我以为在创作时如备一面镜子,自己对...
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不于意境上用力”,就没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正如苏东坡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追求意境,就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没有景,情感就不能从主体转为客体表现,景物是有形的,情感是无形的,以情入景,就能以神求形,以形写神。意象的焦点不是对景物进行匠气的铺陈、描摹,它不求完全再现,应该“如相中之色,水中之月,...
线条作为最基本、最单纯、最简单、最朴素的造型语言,被各种绘画所广泛使用,但是,线在中国画里却有着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中宣称:“无线者非画也”,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在中国画里,线条不仅起着塑造形体、界定形象的作用,它还无时无刻不在表现作者的个性品德、人格修养和思想感情。线是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画的灵魂,石涛和尚就精辟地道出了线条的重要意义:“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石涛画语...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从美术史的角度讲,1840年以前的绘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