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10月22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会同青川县发改局、财政局、文化局、文管所等单位,组织专家对 “青川县灾后馆藏文物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青川县灾后馆藏文物修复项目”是5•12地震灾后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含青川县文管所地震受损馆藏文物120件。其中青铜器7件、银器1件、玉石器1件、瓷器11件、陶器100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是该项目的承接单位,该院从2010年5月承担该...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是西方世界展示亚洲艺术品最大的博物馆。2010年10月17日下午,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代表团一行25人在许杰馆长带领下来访我院。首先,我院与来访人员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高院长重点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史、机构设置情况、承担的主要业务及近年来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规划等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并介绍了我院实施科研兴院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等基本情况,表示我院希望...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2010年10月30日,四川省泸州市博物馆迎来了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红色之旅参访团。在泸州市文化局及该馆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访团先后参观了龙透关、博物馆中心馆区和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景区。中直育英学校前身为“中共中央供给部小学”,1948年由中共中央供给部、中直党委创办于西柏坡,1949年随党中央直属机关迁入北京,由中直党委领导,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现为北京育英学校。...
公众考古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领域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公众考古教育、专业考古界与公众之间的沟通等诸多领域。随着考古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公众考古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于五、六年前就开始了对公众考古的研究和实践,是国内公认的较早开展公众考古的文物考古机构并于去年挂牌成立了“公众考古中心”。日本的公众考古是全世界所公认的做的较好的国家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
参观布莱恩特中美中心实验室 与梅恪礼校长互赠礼品 2010年9月22日至29日,由陈显丹副院长带队,同行周科华副院长、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雷雨、考古队员陈卫东、万娇共5人,应美国布莱恩特大学邀请,前往参加其“中国考古新发现”研讨会。研讨会为布莱恩特大学中美中心每年举行的中秋庆典的一项重要内容。9月28日,在布莱恩特大学礼堂举行了中秋庆典晚会,校长梅恪礼 (Ronald K. Machtley)出席...
文物名录编制工作是“三普”形成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四川省邻水县“三普”办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部署,并将目标任务实行倒排工期,分解到具体的责任人,细化到每一天。为按时、优质、高效完成全县631处文物名录编制工作夯实了基础。文物名录编制工作不仅涉及的内容多,而且工作量大,县“三普”办在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质量高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并集中人力严格按照市“三...
11月26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四川管理处在省文物局正式挂牌。这意味着,今后从四川省内各海关进出境的文物,必须经过更严格的专业把关,为防止文物流失、保障文物安全设置了一把“锁”。据介绍,早在1994年,国家文物出境鉴定四川站就已成立,是国家文物局设立的17个国家文物出境鉴定站之一。2008年底,国家文物局对全国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进行清理整顿,针对四川站专职鉴定人员严重不足的...
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挑担、提篮叫卖凉拌肺片的小贩。用牛杂碎边角料特别是牛肺成本低,经精加工、卤煮后,切成片,佐以酱油、红油、辣椒、花椒面、芝麻面等拌食,风味别致,价廉物美,特别受到拉黄包车、脚夫和穷苦学生们的喜食。 20世纪30年代在四川成都有一对摆小摊的夫妇,男叫郭朝华,女叫张田政,他们看到一些废弃的内脏都被扔掉,觉得很可惜,小两口反正也还没有事做,正耽于生计,于是就清晨就到屠场...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等三个伙计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之事,在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四川方言“浓”与“龙”同音),也寓有“龙...
陈麻婆豆腐(人们仍习惯于称之为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 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不长却相当宽的木桥。两旁是高栏杆,上面是抓鱼,绘有金碧彩画的桥亭,桥上常有贩夫走卒,推车抬轿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陈兴盛饭铺”...
相传钟水饺创制于1893年,由名叫钟燮森的小贩经营,后设店于荔枝巷。因为其调味重红油,故又被称为“荔枝巷红油水饺”。钟水饺绝在选料,妙在调味。红油是选用成都“二筋条”红辣椒面,用菜油炼制而成;酱油采用特制的复制酱油,再加以蒜泥汁水、芝麻油等多种调料,巧配妙合而成。香味浓郁的调料,红亮色泽,与饱满馅心的清鲜味相配搭,形成多滋多味的风格。钟水饺1990年...
保宁蒸馍是阆中市的名小吃,系由清乾隆时回民技师哈公奎所创,据《阆中县志》记载:保宁麦面最知名,取南麦碾细,重罗筛之,蒸为馒首,名曰蒸馍,远行者携千余里外,虽外霉内燥,蒸之移时,而色、香、味、形如故。被外来客商多于县中购蒸馍以作馈品。1912年,获巴拿马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1990年们月,四川评出22种省级名小吃,保宁蒸馍金榜题名。保宁蒸馍被商务部公布为中华老字号。 保宁蒸馍制做方法与其它同类食品...
可以说安仁的每一座老公馆都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散落在古镇上的老公馆犹如历史碎片,拼凑起来就是完整的百年风云图景,涵盖人物、命运、建筑、风俗的变迁。 古镇看点: 博物馆小镇与公馆文化:可以说安仁的每一座老公馆都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散落在古镇上的老公馆犹如历史碎片,拼凑起来就是完整的百年风云图景,涵盖人物、命运、建筑、风俗的变迁。现今安仁有40多座遗存下来的老公馆,每一座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公馆衍...
可以说安仁的每一座老公馆都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散落在古镇上的老公馆犹如历史碎片,拼凑起来就是完整的百年风云图景,涵盖人物、命运、建筑、风俗的变迁。 古镇看点: p博物馆小镇与公馆文化:可以说安仁的每一座老公馆都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散落在古镇上的老公馆犹如历史碎片,拼凑起来就是完整的百年风云图景,涵盖人物、命运、建筑、风俗的变迁。现今安仁有40多座遗存下来的老公馆,每一座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公馆衍...
11月2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的成绵乐城际铁路眉山至峨眉段考古勘探结束。此次勘探共发现东汉至民国时期文物点12处,其中铁路约900米的线路将穿越崖墓群。目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在与铁路工程负责单位进行协商,商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考古工作人员沿设计的铁路沿线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古遗址、古墓葬、古民居等。“有8处是从清代至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