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又正式诞生了88处历史建筑。昨日,市国土规划委公布了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的详细名单。其中,正在改造中的广州造纸厂旧址内有6处工业遗迹入选;而著名的番禺沙湾古镇则有14处入选。市国土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三批名单倾向于集中成片的建筑保护,突出在名城保护体系下重点区域的历史文化集中展现。 广纸大烟囱入选 在工业遗产类方面,广纸片区工业遗产的成片保护是最好的代表。本次入选第三批...
上百年历史的八音盒、投币即可传出美妙乐声的钢琴……日前,广州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一家以声频系统发展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展区面积2700平方米,全馆藏品多达5000多件。 百年八音盒演奏优美乐声 迪士普音响博物馆坐落在环境优美、花园式的白云区江高镇夏荷路迪士普科技园内,是一座独栋的楼房,展区面积2700平方米。博物馆开放当天,最受参观者喜爱的要数八音盒了,展出的数件...
内容提要:清代中期广州成为西方国家与中国进行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广州十三行在引进西方绘画艺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与交流,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并对岭南绘画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 键 词:十三行/西洋绘画/外销画/岭南画派 作者简介:冷东,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广州 510006 标题注释:本文系广东省201...
神奇:复原过程没用一根钉子 艰难:广州潮湿难建全木建筑 美国女巫小镇的中国安徽建筑荫余堂令大家刷屏。昨日,记者走访广州市白云区某工业园时发现,一幢比荫余堂历史更悠久的徽派木建筑,居然在广州“重建”起来。重建者更称:复原木建筑没用一根钉子。 前世: 百年木结构建筑因扩道被拆 “整个建筑是从安徽搬迁回来的。”重建者王恒说,原来此徽派建筑是清乾隆时代木结...
从2014年起广州市每年安排6000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物修缮、考古、勘探等项目,但这笔资金却花不完,其中文物修缮的资金执行率仅15%——20%。昨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率队视察文物保护情况,在视察座谈时多名代表关注到文物保护资金“花不出去”的问题。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回应,计划修订《广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家博物馆有来自广州出土的西汉玻璃”,近日,长期从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曾主持多项重要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家瑶,在广州南越王宫署博物馆作以海上丝绸之路与古玻璃为题的主题演讲,“玻璃器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广州作为两千多年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经久不衰,南越王宫署遗址沉淀着中国千年海上丝路文化。” 曾是最昂贵材料之一 据介绍,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
记者25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广州越秀北路发现宋代广州城墙东北角台遗址。专家表示,该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意义和研究价值。 据介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广州市深层隧道排水系统东濠涌试验段的工程建设,于2015年12月下旬开始对工程建设范围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300平方米,清理出五代南汉至民国时期的砖墙、角台、红砂岩墙体、路面等遗迹和遗物,...
宋代广州城的东北角在哪里?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了解到,在广州越秀北路东濠涌试验段孖鱼岗涌工程考古阶段,考古人员发现五代南汉至宋代砖墙,并判定出宋代广州城东城东北角台基址,修正了文献中关于宋代广州城东城东界在芳草街以西的记载。专家表示,该考古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意义和研究价值。 考古挖掘 发现上下两层砖墙 在越秀北路东濠涌试验段孖鱼岗涌工程现场,可以看...
区重点推进的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项目之一——邓村石屋岭南生态旅游文化名村建设。 记者从区文体旅游局获悉,近年来,我区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文物保护机制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文化遗产资源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显,文博事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目前我区共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09处以及可移动文物2197件(套),皆得到有效保护...
番禺区文广新局大力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文物修缮工程。去年,各镇街文物保护监督员完成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巡查580次,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巡查2504次,市、区共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推进多项文物修缮工程。 为了加强全区文物安全保护和修缮项目相关工作,区文广新局组织在全区范围开展文物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各镇街文体中心开展文物安全自查以及文物办抽查工作,抽查化龙镇、石楼镇...
在蓝天蔚将军逝世95周年之际,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举办事迹展和《蓝天蔚年谱长编》首发仪式。当天,蓝天蔚族裔和后人、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中华辛亥文化基金会、广州中国同盟会广州遗属联谊会等共计150多人参加活动。 此次展览全景式展示了蓝天蔚为民主共和奋斗的一生,展出的众多文物、文献资料均由蓝天蔚的后人收藏或广泛收集。尤其是书法四条屏《夜归北大营》,彰显蓝天蔚将军枕戈待旦、蓄势待发的豪情壮志。现场...
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国家二级文物、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孙鼎,是一件代表当时青铜艺术成就及魅力的精品文物。昨日记者在广州汉阈数据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了由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委托完成的吴王孙鼎3D打印复制品。 原来技术人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文物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获取到了文物的三维数据。用光敏树脂,通过大型3D打印机进行打印,最后人工着色而成。这项技术对文物在维修前进行三维扫描,有助于修护人员对文...
3月26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涌畔的梁氏宗祠(梁家祠)举行“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仪式,庆贺梁氏宗祠(梁家祠)获得“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来自十里八乡梁氏乡亲和友好村落代表齐聚宗祠,舞狮采青,鸣鞭聚餐,庆祝这个大件事。 梁氏宗祠(梁家祠)始建于明代中叶,原建制是“两路三进”,现存“中路三进”结构,为泮塘乡梁氏族人祭祀先祖、议事婚庆、存放传统龙狮及龙舟旗幡之所。解放后,因种种原因,先后被用作仓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