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6日,位于衡阳南岳区松麓文化一条街的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和南岳版画馆正式对外开放。衡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丽华宣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正式开放并为基地揭牌。 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为衡阳首个非遗体验基地。体验基地分为体验区、展示区、特产区。这里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游客不仅可以品鉴戏曲、皮影、剪纸、绘画、雕刻等衡阳本土文化艺术,还可动手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
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摸清家底的一项重大举措,将于2016年底完成普查登记工作。届时,各级各类博物馆将呈现以名称、年代、保存状态、来源等14 项信息为主的可移动文物数据库,这将是一套较完备的馆藏文物数字化成果。在圆满完成此次普查任务的同时,如何将这些数字化成果充分挖掘、有效利用,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务科研、惠及百姓,是博物馆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
市区鼓楼街谯楼经过整修看起来焕然一新。 赵用 摄 见证温州城千年风雨的温州谯楼,是我市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重要窗口。记者昨从市名城集团获悉,温州谯楼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已通过预验收,向市民开放。 “谯楼看起来工程不大,但做起来比较复杂,重点还在于遗址的保护。”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市名城房开蔡工介绍,工程涉及文物保护、城墙修复、园林、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幕墙、景观照明等多个专业,国内类...
60多年前,薛文泉开始学习维修钟表,自此与钟表结下了不解之缘。修表之余他收藏了手表、挂钟、闹钟等1600余件。昨日,78岁的薛文泉老人将他收藏的1500块手表和100个闹钟正式无偿捐赠给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收藏展示。记者从青岛民俗博物馆了解到,这些藏品将于今年8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预展,并将其列入明年的固定展览计划,常年对外展示。 1600块表摆满了戏台 昨日上午,“薛文泉先生收藏品...
置身古色古香的清末传统建筑,隔着雕花窗栏,夏日的午后清风徐徐,在木质的书桌前手执一卷喜爱的书静静翻阅,实在是一番别样的感受。这一场景并非是出现在书中,而是在新埭镇刚刚修缮完成的周宅能真真切切感受得到。在二楼大厅的阅览室里,复古的书架、桌椅等打造了一个“古代”图书馆,居民三三两两地来这里看书,独有一番趣味。 周宅是新埭镇的一处市级文物保护点,属于晚清时代民宅,一直保留到现在。由于年久失修,...
“1”叫“挖顶”、“2”叫“财时”、“3”叫“桃源”……这不是特务的接头暗号,而是几十年前湾头菜农们做买卖谈价钱时的独特表达。如今,这些有趣的语言静静地挂在湾头历史文化展示馆的墙上,成了社区居民回望乡愁、追寻记忆的牵挂。刚刚落成的千余平方米的湾头历史文化展示馆,对于湾头居民来说,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江北湾头地处姚江南岸,因姚江进入市区前形成的“几”字形大湾,即被称为湾头,现属于甬江街道...
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就随时可以看到首都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这是不是很酷? 6月11日,首都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示”平台上线,展示了从商代到民国时期的文物藏品共计10022件(套),包括金器、玉器、瓷器、铜器、银器、文具、印章、钱币、佛像、玉杂、绘画、契约等12类,其中不乏特色精品。这也是国内首个可移动文物成果普查平台。 一个平台的上线,正在让文物从“展线”逐步走向...
经过提升改造后的江干非遗展示馆,重点展出了杭罗织造技艺、江干剪纸、杭纺织造技艺等代表性非遗项目。图为古木船制作技艺。 传统戏剧服装制作技艺。 闸弄口街道住着一位心灵手巧的老工匠庄恭礼。他能把几百吨的中国古代帆船做成2米多的木质微缩帆船,大船该有的零部件一个不少,大船能活动的机关一个也不落,而且放到运河中,微型帆船还能航行。 23日,60多岁的庄师傅在江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相对于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的一度低迷,钱币市场的拍卖情况却显得活跃许多。尤其是在各地区精品钱币层出不穷的发展环境下,稀有钱币的天价成交,更是成为各地拍场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了。有投资头脑的人就会发现,明清钱币的异军突起,在今天这个藏品亮点频出的市场下,特别受到高端藏家们的青睐,故而也成为钱币拍场中的一个焦点。 就在本月(6月)月初,国内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公司上海元亨利贞拍卖有限公司就向世人展示...
记者22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获悉,2016中俄蒙国际服装服饰艺术节将于24日至26日在呼伦贝尔市举办。35个参赛队以及蒙古国、俄罗斯代表队等4个表演队,将以近千套民族服饰展示“穿在身上的文化”。 据介绍,此次艺术节主要包括开幕式、民族服装服饰大赛、民族服饰表演等活动,设立传统蒙古族服装、现代蒙古族服装、蒙古族饰品、鄂温克族服装、鄂伦春族服装、达斡尔族服装等比赛项目,重点突出传统民族服饰...
首都博物馆里的压箱宝将陆续上线展示,人们在世界各地动动鼠标就能欣赏到京味儿文物。近日,首批10022件(套)文物精品率先在网上亮相。这批藏在首都博物馆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北京市文物局介绍,这是国内首个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线上展示平台。该馆普查过程中的75万枚古钱币数据信息等也将陆续上网。 据了解,该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线上展示平台,展示了从商代到民国时期的文物藏品,共...
11日,由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树林展示馆举行。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相关邮票展览和草编、糖画、龙凤字、金属丝等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展演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 作为江西首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樟树林展示馆当天向市民开放了非遗博览区,该博...
今天上午,为期一周的“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暨第四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启动。 伴着热闹的吐鲁番麦丽丝麦西来甫,“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暨第四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拉开帷幕。活动中,吐鲁番市民和游客既欣赏到了吐鲁番本地的鼓吹乐演奏、现代那孜库姆,同时也领略了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瑰宝。 ...
为了迎接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7日南浔区举办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果展示活动。本次围绕主题精选文字与图片,制作一批文化遗产宣传板。另组织市级优秀文博志愿者参加此次活动,面向大众进行讲解,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 本次展览主要是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浔区共21处,包含了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和其他5大类。截至目前,南浔区共有各级文物...
汉绣集体展示 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龙表演、国家级“非遗”汉绣集体展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丛发的“木雕船模”……9日,时值中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武汉市汉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非遗”展示活动。 当天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在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举行。活动现场,舞台上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汉阳高龙,近4米高、重数十公斤的龙头,在舞龙人的手、臂、口等部位昂首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