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 辨态质 首先要看底足无釉的露胎处及器身的缩釉的部分。象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与前代器物相比胎骨洁白。而近现代仿品与元代相比,胎质较为坚密,胎骨颜色更加精纯如玉。 二、 辨纹饰 元青花器物文饰层次多,画面满,但清楚、严谨,大多数繁而不乱。一个器物上所画图案多达七八层,主次分明,釉边角纹饰、主题纹饰和次要纹饰之 分;构图丰满,空间狭窄,显得十分热闹。这个器物上所绘图案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管是花瓣...
记者5日从陕西文物部门了解到,考古人员在西安南郊发掘了蒙元时期“汉人世侯”刘黑马家族的12座墓葬。其中刘黑马墓志保存完好,内容与《元史》等文献相互勘正,对研究“天成刘氏”仕宦经历及婚姻状况等内容提供了新的资料。 据介绍,汉人世侯是蒙古在征服汉地过程中产生的,属于蒙元上层统治精英,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地位,主要包括天成刘氏、真定史氏、济南张氏等家族。 刘黑马是大蒙古国窝阔台汗所立的汉军三万...
喜爱我国金银器的朋友们,大多注重唐代和明代的精品。唐代以前的金银器,考古学家发现的出土遗物,总数不过数十件而已。至唐代才像百花齐放,尤其是金银製的日用器皿,式样既多,更大量出现精美无比的禽鸟、瑞兽及花卉等纹饰。相对而言,歷史人物故事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图纹就甚少;仅偶有纵马狩猎者、乐舞人物与域外胡人之类题材。 元代金银器,虽然辄为人忽视,数量也不多;但富时代风格。有一些著名工匠,像谢君羽、闻宣和朱碧...
10月24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徐汇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东方讲坛·汇讲坛”文化上海主题系列讲座开讲。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燮君主讲首期讲座《苏州河、黄浦江与上海工业文明》,从上海的母亲河追溯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以下为讲座内容节选。 2001年5月1日,位于志丹路、延长西路交叉处的志丹苑民居正在紧张地施工。打钻的时候,钻头怎样也钻不下去,当时的施工承包商是一位文物爱好者,他不禁自...
10月24日下午,甘肃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第五标段施工单位在渭源县祁家庙乡金家坪村花园社施工过程中发现元代古墓一处。次日,渭源县博物馆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了方形素铜镜、陶罐、瓷碗、侍女图墓室墙砖、花卉纹墓砖等,其中部分器物残破。 据渭源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朱亮介绍,古墓呈长方形,由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门南开宽0.94米,墓道深0.9米,穹顶四角攒尖。墓室总长1.98米,宽1.5米,高2.01米。20块侍...
日前,金华市文物局在清理八咏楼东北侧护坎墙时发现一批铭文古城砖。截止10月26日,已发现各类铭文古城转砖21块,砖上印有“兰溪州”、“兰溪州造”、“金华县”、“大城”等字样,其中,“兰溪州造”铭文城砖系首次发现。这些铭文砖的出土为进一步研究八咏楼以及金华城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目前,古砖已转移至金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保管,日后将进入八咏楼陈列展览。 金华古子城始建于东汉至三国时期,历史上一直...
10月24日下午6时,甘肃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第五标段施工单位在渭源县祁家庙乡金家坪村花园社施工过程中无意发现一处古墓(元代合葬砖室墓)。次日,渭源县博物馆进行抢救性挖掘,出土了方形素铜镜、陶罐、瓷碗、侍女图墓室墙砖、花卉纹墓砖等,其中部分器物残破。 据渭源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朱亮介绍,古墓呈长方形,由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门南开宽0.94米,墓道深0.9米,穹顶四角攒尖。墓室总长1.98米,宽1.5米,...
甘肃省渭源县境内高速公路日前施工时意外发现一处长方形古墓,由墓门和墓室组成。墓门南开宽0.94米,墓道深0.9米,穹顶四角攒尖。墓室总长1.98米,宽1.5米,高2.01米。经当地博物馆考古研究人员初步发掘,确定为元代墓葬,随葬器物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的富足生活。 10月24日下午6时,甘肃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第五标段施工单位,在渭源县祁家庙乡金家坪村花园社施工过程中无意发现一处古墓。次日,渭源县博...
元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的珍品,因其存世少,更加备受人们关注。安徽博物院现收藏有四件元青花完整器,其中有两件是1977 年安徽省安庆市一处窖藏出土的,这处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另外五件瓷器,也堪称精品。 窖藏及七件瓷器出土概况 1977 年春,安徽省安庆市反修路89 号清理旧房基时发现一个土窖穴,窖穴里的一个大陶罐内盛放有8 件瓷器。据1986 年第6 期《文物》 胡悦谦《安庆市出土的几件瓷器》,除...
近日,德安县发现一座元代古墓。目前,古墓已被填埋,相关碑石碎片正在保护之中。 9月14日,德安县一楼盘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挖出了石板、石碑,随即打电话告知县博物馆。县博物馆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挖掘。挖掘时,发现墓室里面是空的,并且墓室后方还有一个盗墓洞。工作人员通过拼凑破损的墓志铭,初步掌握了墓主人身份,并确定墓主人死亡时间。
釉里红(underglazered)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1300℃还原焰烧成。 但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复杂。这一工艺始于元代,明代达到成熟阶段,清代以后,更有所发展。 元代釉里红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装饰简单,有缠枝莲、缠枝牡丹、草叶纹等 明洪武年釉里红较为盛行,呈色浅红而带灰色。当时的...
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白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了青花瓷器,但数量很少,产品在胎、釉、纹饰等各方面均带有明显的原始性,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独立品种。直到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匠师才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从此,青花以它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釉下彩绘永不褪脱的特点,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是以釉下彩绘图案为装饰,其...
于先生收藏的元代帽顶子 品鉴专家:张宝舰(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委托人:于先生 这颗不显眼的琉璃珠是家里老人留下的,家里人一直当摆件收藏着。由于经常看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周刊的内容,让我想起了家里的这颗珠子。珠子的表面好像刻着一条龙,看起来比较讲究,应该有点来头。所以我就带着这颗琉璃珠来参加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会,希望专家帮我鉴定一下它的年代,看有无收藏价值,品相怎么样? 专家鉴评:这颗...
眉山东坡区高丰村报恩寺,被农田包围,略显破败。这座建于元代,距今已有近700年历史的木结构寺院,2006年就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12月开始,报恩寺维修保护方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开始启动维修。历时7个多月,古老的寺庙终于重现昔日风姿。 川内罕见的元代建筑 7月底,热火朝天维修了大半年的报恩寺,终于安静了下来。记者看到,寺院大殿曾经斑驳糟朽的木柱、被白蚁蛀空的斗拱等构件,都已经按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