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5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揭牌,中心将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持续开展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工作,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西北大学从上世纪30年代就启动了对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工作。1956年考古学科设立后,结合丝绸之路的文明历史、文化遗产、经济发展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由王建新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团队自2000年起在“一带一路”沿...
1月6日,“古蜀船奇”青白江区春秋战国青铜器专题展览在成都市青白江博物馆正式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古蜀船奇”青白江春秋战国青铜器展展出的铜戈。钟欣 摄 此次展览共分“金戈铁马”、“丰衣足食”、“海纳百川”三个单元,主要展出的文物是2016年4月以来,成都市考古工作队、青白江区文物保护中心在大弯街道双元村的一次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出土文物中的一部分,共有120余...
襄阳城始建于春秋早期楚国北津戍,因位于襄水(今南渠)之北而得名。古城池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城墙是襄阳重要的地标性历史建筑,延续着城市的文化命脉,承载着市民的殷切期盼。加强古城墙的保护利用,既是襄阳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保证,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历史责任。最近,我们通过深入调研,对襄阳古城墙的保护利用形成了一些思考。 保护利用现状与基本价值 ...
1月7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获悉,《雪域宝典2——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等六册西藏古籍普查成果丛书日前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古籍普查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 由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编纂的六册古籍普查成果书籍分别是《雪域宝典2——西藏自治区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雪域宝典3——西藏阿里地区珍贵古籍图录》《雪...
青白江发现先秦墓葬 或揭三星堆之谜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在先秦时期,以一道秦岭与中原阻隔的古蜀王国,经历了鱼凫王朝、开明王朝等时代。那些在时间中湮灭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曾以三星堆为都邑的古蜀王国是怎样崛起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刚刚公布了去年在青白江的重要考古发现,也许能解开这些历史之谜。 青白江三星村 也发现了古蜀文明遗址 ...
多年来,关于长城及其历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有许多重要的成果。论者或从欧亚大陆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资源争夺的宏观视角,或从中原王朝为“御边”而大兴土木及其后果的角度,或从讨论长城及其配套设施的营建出发,多有新见。历代也有不少诗文对死于长城修建之役的普通人表示同情,对统治者因修长城而滥用民力进行鞭挞。但是,对于长城两边的普通人怎么想,怎么做,他们对长城怎么看,关注甚少。这可能是因为材料的局限,但我...
渼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南部赣江支流富水河南岸,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至今历传了33代,主要为梁氏家族聚居地。南宋初年,渼陂开基祖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由庐陵县纯化乡七十六都甲村徙居渼陂,始建村。宋元时,梁氏按照古代宗法制度,建祠堂,修族谱,订族规,在族中建立起尊祖敬宗、强化族权的宗法秩序。 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时期,渼陂古村作为中央苏区根据地的中心,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
上海开出首个弄堂博物馆,展示海派弄堂文化和关于“老上海”生活的集体记忆。康玉湛摄 距离上海传统商业中心南京西路仅百余米的上海市静安区西王小区弄口,开出了上海首个弄堂博物馆——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 开馆仅3天,就引得无数市民到此追忆自己过往的“芳华”。 图为观众在观展。康玉湛 摄 这座颇具特色的博物馆,摆放的是从居民家中征集来的各种不同年代的老上海物件...
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组委会会议。主办方供图 1月4日,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组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敦煌文博会将于9月20日至21日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主题为“展现丝路风采,促进人文交流,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届时将举办论坛会议、演出、展览、展会等一系列活动。 据悉,第三届文博会的目标原则是办成“四个文博”:智慧文博,围绕“文化+科技”,提升科技含量;节俭文博,压缩财政开支,鼓励地方和企业参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7〕3号)等文件精神,近日,衢江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衢江区政发〔2017〕51号)。 该《实施意见》共分五部分,包括明确目标、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文物监管、完善保障等,提出了将文物工作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
昨日,笔者从市文保所获悉,2016年至2017年,我市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对全市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 我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文物保护任务繁重,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台州之首。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需要经常性保养翻修,减少大维修,避免文物损毁坍塌程度的不断扩大,保留文物的原真性。 2016至2017年,市财政下拨文物维修经费和台州市文物处补助...
福星桥原址只剩下长度两米不到的残片。 温州平阳有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福星桥,距今有178年历史。可1月5日中午,随着挖掘机的一声“轰隆”,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古桥刹那间轰然倒塌。 是谁拆毁古桥?为什么这么做?昨天中午,钱江晚报记者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1现场 178岁的古桥倒在挖机铁爪下 村民们心疼不已 伴随着机器轰鸣,硕大的挖掘机挥动铁臂一个侧掀,古朴的石梁桥轰然倒...
昨天,义乌宗泽纪念馆在义乌福田街道宗宅村举行落成仪式,全国各地的宗氏后人齐聚一堂。宗宅村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以北,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民陆续住进敞亮的新房子。该村总人口近1700人,近九成都姓宗。据史料考证,宗宅村是宗泽的第二个孙子嗣尹家族的栖息之地,是宗泽的嫡系后裔村。随着义乌城市的发展,宗宅村承载着改革开放下经济腾飞的使命,宗氏后人内心始终有着祖先传递下来的精神信仰。通过各界的...
昨天,宁波中学收到了来自宁波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式文件:宁波中学校碑——清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楷书“宁波府中学堂”石门额正式被认定登记为地市级历史文物。 宁波中学校史办的负责人罗尧敏说:“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1907年,当时落成的新校舍建筑完善,被誉称为‘浙东第一校’,校方就趁新校舍落成请张之洞题写校碑。”:章萍文/摄 通讯员 王柔怡
村里原来一块不起眼的洗衣石板,上面居然刻着一道圣旨。近日,村里发现石板圣旨的事在温岭箬横镇三方村几乎是家喻户晓,不少人甚至专程到村委会主任林菊明家一探究竟。 “这块石板一直立在河岸边的水埠头,听爸爸说小时候就在了,一直被村里人当成搓衣板用,没觉得有什么奇特的。”说起这块石板,林菊明回忆道,后来村里的河道被填了,石板就被用来填路了。 一直到最近,有村民从石板上走过,发现上面刻着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