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定瓷是以工艺闻名天下的,它的印花和刻花技艺开创了北方装饰工艺的先河。它的造型独特,技艺精湛,装饰题材丰富,因而深受收藏家们的喜爱,所以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品,一般可以从造型、釉色、装饰花纹和底足等几个方面来鉴别。 定瓷作为北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白瓷,是其他陶瓷无法效仿的。因此在辨别定瓷的真伪时,首先看它的造型,真品的造型端庄典雅,线条自然流畅,而仿品的造型一般比较拘谨;第二,从釉色来说,定窑白...
北宋以前的龙泉窑产品,无论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因此,只能归类到越窑范畴,是龙泉生产的越窑器。而到了北宋的中晚期,尽管生产工艺、胎釉、纹饰等方面仍没有超出越窑的藩篱,但在产品创新方面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成就。当时除了烧造一般的日用器皿盘、碗、盒、罐、执壶、盏托等外,梅瓶、多管瓶、盘口壶等独具特色。 这一时期的器物,胎料采用当地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因此坯体显得较为厚重...
古城开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北宋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乃宋徽宋创建于北宋宣政年间,其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朝廷投资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由皇帝垄断的瓷器种类。 北宋官瓷是唯一一个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故只供皇帝专用,故北宋官瓷向有“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的说法,来形容北宋官瓷作品收藏和赏玩范围极小,仅限在帝王将相圈子内,成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 北宋官瓷既无精美的...
6月13日,在休宁县鹤城乡鄣源古村拍摄的气势恢宏的“树德堂”一瞥。 近日,安徽皖南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作普查中,发现该乡与江西瑶里交界的深山鄣源村中有一幢始建于北宋时期的“树德堂”,至今巳有近千年历史(971年)。这幢“树德堂” 宽14.3米深进19.17,座北朝南,存门屋、大厅、寝楼。大门前立八角旗杆石鼓八个,门屋雀替雕土龙,斜撑雕倒挂狮,平盘斗饰人物,立柱及柱础方型,...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01期 【摘要】宋代族葬之风盛行,家族墓地是家族丧葬理念及其礼制特点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考古与文献材料,以北宋相州韩氏家族为例,对其家族墓地的墓葬位序及丧葬理念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韩氏家族在北宋时期以"五音姓利说"规划墓地,集中埋葬家族成员,但墓葬位穴之间的尊卑关系又与文献所记载的五音墓地有所出入。 【关键词】相州韩氏;家族墓地;埋葬位序;五音墓地
北宋官瓷无精美的雕饰,也无艳丽的涂绘,唯以简单洗练的造型之美以及釉色纹片开裂之俏所幻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来追求其至高的艺术境界。 北宋官瓷艺术上尽善尽美的追求,创造了一代美学。其以平淡含蓄、温润素雅的釉质,表现出艺术家祥和静美的内心意蕴,特别吻合文人与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这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北宋登峰造极发展的结果。 北宋官瓷古朴浑厚而不失精巧俊秀的造型,充分体现出宋徽宗独具禀赋的文人气质。北宋...
1979年,在江西省高安市郊连锦砖瓦厂取土工地的一座宋代残墓出土了一件罕见品——素胎白瓷观音像,颇有西域风韵和唐代浪漫遗风,可谓是北宋佛教造像中杰出代表,为研究我国佛教像雕塑史和北宋陶瓷艺雕工艺以及观音雕像收藏史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宋瓷塑观音技艺娴熟造像座后刻刘永之造这件瓷雕观音娴熟地运用了透雕、浮雕、堆雕、贴塑、堆纹等多种技艺,并辅助以刻纹、划纹、列纹等技法交替进行,而且还吸取唐代金银器工艺...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一养牛场内发现神秘古墓。6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一相关负责人称,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该墓葬为北宋时期,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较简单,特点较为明显。 5月27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武邑县文广新局来电称: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西北方向1500米处,绿鑫奶牛场在修建青储池时发现一座圆形砖室古代墓葬。随即该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武邑县文广新局及韩庄镇相关人员一同前往...
衡水市文物管理处及武邑县、韩庄镇相关人员勘察现场。 日前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一养牛场内发现神秘古墓。6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一相关负责人称,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该墓葬为北宋时期,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较简单,特点较为明显。 5月27日,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武邑县文广新局来电称: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西北方向1500米处,绿鑫奶牛场在修建青储池时发现一座圆形砖室古代墓葬。随即...
印花是定窑产品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手法。定窑发展初期,装饰手法以刻花和划花为主。刻花作品精美绝伦,不胜枚举。划花作品大多简约、随意,但也有规整、细致的划花精品,如1969年在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白釉“官”款对蝉纹碟(见图),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器为北宋初期产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白釉“官”款对蝉纹碟碟面 白釉“官”款对蝉纹碟高3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8.5厘米。六曲花形,敞口,口沿无釉...
北宋定窑瓷器如何鉴别真假,定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那么北宋定窑瓷器如何鉴别真假呢? 占定瓷大宗的北宋定窑白瓷,具有以下的特征: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1、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
在4月4日落锤的香港苏富比2012春拍会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最终以2.786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宋瓷在世界上的拍卖纪录。这件汝窑瓷器原属英国收藏家艾弗瑞·克拉克夫人(Mrs.Alfred Clark),上世纪70年代转为日本藏家收藏。收藏界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件”的说法,足见汝窑瓷器之珍贵。 汝窑烧造仅20年 汝窑稀少,与它烧造时间短不无关系。古瓷专家陈万里、冯...
汝瓷,中国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一,因产于汝州(临汝旧称)而得名。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首。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其特点是:造型古朴大方、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汝瓷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
张公巷窑址的烧造年代张公巷窑址自笔者2000年4月发现后,历经河南省文物考古所2000年5月8日、2001年6月、2004年2月三次挖掘,出土大量珍稀实物,张公巷窑址紧临北宋时汝州察院,充分证明此处是北宋皇家御窑,笔者已在"汝州城内张公巷窑址"和"汝州城内文庙,张公巷窑址探讨"加以详细论述。自2001年4月,笔者在一个探孔内出土60多片素烧胎片,后经省考古所2001年6月和2004年2月这两次挖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