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宣统二年醴陵彩墨彩松鹰纹瓷瓶,国家二级文物。 今年国庆节,位于宁乡县黄材镇的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将开馆,届时,宁乡县文物局收藏的700余件文物都将在这里与游客见面。本报5月27日《国宝级“瓿王”将亮相》一文披露此消息后,很多读者纷纷打来电话,想知道究竟有多少珍贵文物将在博物馆展出,是哪些值得一看的文物,文物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近日,长沙晚报记者来到位于宁乡县玉潭街道振兴北路的宁乡县文物局,...
在河北博物院阳光大厅展出一个月之后,5月31日,经历了佛首失而复得传奇历程的北齐释迦牟尼佛被工作人员转移到该馆常设展厅——曲阳石雕展厅,和同时期建造的无量寿佛、阿閦佛并排安放在一起,向公众展出。 佛像造型优美典雅,雕工精湛细腻,彩绘淡雅清晰,面相慈祥端庄。人们之所以格外关注这尊古佛,是因20年来,大佛佛首历经被盗往海外、台商买回并捐赠佛光山、回归大陆的颠沛流离。 国家文物鉴定委...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饱吃好”都已经不是问题了,如何让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事情,与传统和历史联系更加紧密的考古也成了人们追捧的对象。从“曹操墓”的发掘,到如今的海昏侯墓的展示,每一次考古的发掘都变成了一堂生动的公共考古课。但也有人认为,考古的专业性要求其实与普通大众是存在不小距离的,之所以考古热蔚然成风,可能其中夹杂着不少猎奇,甚至是一心“向钱看”的价值观...
曾几何时,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贴纸和一系列文创产品,风靡华人世界,让人大呼:原来严肃庄重的文物还有这么“萌”的玩法。 文化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近日发布。为深化对《若干意见》精神的认识,首师大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首师大文化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研讨会,并以“文化文物单位发掘文...
2016年6月11日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天的活动安排。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今年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将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宗旨,组织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院校回访参加研培的学员、开展传统工艺专家...
今年6月11日是第11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于5月11日的例行发布会正式公布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针对这一主题,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崔学谙。 博物馆以物为本,还要以人为本 从1905年中国人自办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中国博物馆的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场馆建设也越来越恢宏。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 博物馆已达46...
湖南省文化厅2日对外透露,《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将于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该省出台的第一部文化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湖南非遗保护工作从此步入法治引领的新时代。 湖南是个文化遗产大省,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据统计,该省现已查明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超过两万处,登录在册国有藏馆可移动文物100余万件(套)。同时,湖南还拥有人类非物质...
这段古城墙修复后将存于回龙窝博物馆内。 本报记者 傅倩 摄 市城建重点工程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80%,项目共设计23个古建院落,现20个古建院落已落成,整体工程将于今年12月竣工,计划在今年圣诞节局部开街。 5月31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只见工人们正在对回龙窝古城墙展示博物馆的地面部分进行底板钢筋捆扎处理,目前古城墙加固工作已完成,街区绿化工程已...
究竟有多少中国文物流失海外,是一个无人能够准确回答的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统计,全世界47 个国家的200 多家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达164 万件之多,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这显然是一个极为保守的统计。另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众所周知,文物收藏领域存在巨大的黑数,已经公开的部分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从各种已经公开的信息,我们无法确定海外流失...
继故宫、恭王府推出线上购物平台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开始发力文创产业电商化。近日,在阿里巴巴全球粉丝经济峰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旗舰店正式亮相,除了传统网店外,“文创中国”网络平台还将致力于文博机构在文创、生产投资、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探索。 传统文化的文创产业开始尝试走向“新型电商”。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的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来看,文创携手电商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 国家博物馆试...
近日,江南第一学堂第七届开笔礼落下帷幕,百名学生亲身体验了中华经典国学课的魅力。作为宁波帮故里的镇海庄市街道,多年来一直在传承商帮精神上下足功夫。记者获悉,包玉刚故居日前申报省文保单位并通过初审,有可能为宁波增添一个新的教学文保单位。 包玉刚故居坐落在庄市钟包村东七房,系包玉刚上十代先祖包奎祉在清乾隆年间建造的。该故居是我国江南传统民居的砖木结构,世界船王包玉刚就出生在此。自从1984年...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6月2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文化部办公厅相关负责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马盛德、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于芃出席并发表讲话。 据了解,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惯例,今年国家文物局将继续...
近日,为迎接第十一个全国“文化遗产日”,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农村活动在平阳坑镇东源“木活字印刷村”举行。活动当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共吸引了周边村民及游客近5000多人,三大版块活动现场观众爆满。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版块,一是由木活字印刷术、无骨花灯、木雕、彩泥塑等28个项目组成的现场非遗展示。二是于当天下午开锣的戏曲专场,由飞云江高腔剧团为观众献上瑞安高腔《雷公报》选段和瓯剧剧目,现场还...
5月31日,客家木偶戏专场活动走进龙岩学院,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精彩的木偶表演,受到师生们点赞。 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主任邱保铭介绍,上杭客家木偶戏,俗称傀儡戏,自明朝初年传入上杭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征,成为客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这门传统地方艺术渐渐衰落,为抢救这门独特的地方...
5月31日下午,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文化艺术博览会暨第一届 “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东方花园酒店举行,中国文化馆协会领导孟祥也,宁夏文化厅公共文化与非遗处处长杨新芳,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刘涛、副局长冒学礼,宁夏中会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发布会现场。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挖掘文化资源提供了重要机遇,更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