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早期康熙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 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
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白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我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出现了青花瓷器,但数量很少,产品在胎、釉、纹饰等各方面均带有明显的原始性,尚未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独立品种。直到元代,景德镇的制瓷匠师才掌握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从此,青花以它鲜艳稳定的色彩、丰富多彩的画面以及釉下彩绘永不褪脱的特点,逐渐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青花是以釉下彩绘图案为装饰,其...
目前,由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舟山博物馆主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时期外销青花瓷精品展”正在舟山博物馆三楼多功能展厅展出。 此次展览分为“按图索骥“、“克拉克与芙蓉手”和“看得见的风景”三个部分,展出的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外销青花瓷。这些外销青花瓷以瓷器的造型及纹饰设计为载体,通过重复排列展示或留出某一形状装饰花纹,形成了西洋图案的味道,赋予了 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无限憧憬。 展览展出的青花瓷展示...
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以至于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如碗、盘、罐等,其中盘极雅致华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宣德青花盘的基本特点。 (1)在用料上,宣德青花瓷盘用元代剩下的进口料或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苏泥麻青"料,中文译为玻璃蓝,以上两种料实为一种料,同出于一个产...
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 景德镇陶瓷明初洪武的青花瓷,造型粗重厚实,制作尚未脱尽元青花的粗犷风格。所见的大都是蓝中见黑的色泽。多为碗类,还有少量大盘、菱口盏托、梅瓶、执壶、大罐等。但传世较少。传世品中,还有一种梅瓶,外绘云龙纹,肩部有"春寿"两字,这种梅瓶,传世仅见三件,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一件藏于私人手中,另一件藏于日本在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三件作品制作十分精美是洪武青花中的上品。 黄金时代(...
清朝的青花瓷当推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最为杰出,而清三代中,又以康熙青花瓷最为著名。《陶雅》里说:"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 康熙青花瓷胎质洁白,质地细腻,所罩之釉的色调呈浅蓝色或淡青色。康熙早期的青花瓷釉层薄,一些盘和瓶的底部施釉差不多呈干枯状态,或有缩釉点,这是鉴...
《大观---元末明初青花瓷海上巡礼》展参展作品 元代是蒙古人先后吞灭了西夏、金,又经过长达四十年的对南宋战争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尽管元朝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但元世祖忽必烈乃至其后的几任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使中原地区在遭受战争重创之后的几十年里经济有所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外贸易的支柱性产品---青花瓷,正是成熟于元代。而近几年来,元青...
元青花博物馆为重现青花瓷出土时的情景而专门布置的复制品展台。(周密摄) 7月25日,藏于江西高安博物馆的19件元青花瓷和4件釉里红瓷在新落成的元青花博物馆集体展出,吸引了大批陶瓷爱好者前来观展,这也是这批国家一级文物在出土35年后首次同时与观众见面。 1980年,江西高安市发现一处元代窖藏,出土元青花、釉里红瓷、卵白釉瓷、龙泉窑青瓷、钧窑瓷器239件,其中元青花有19件,包括高足杯9...
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泻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分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所谓分水皴就是用笔梢蘸浓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绘,技术上要求高,少的三五种,最多能分了八九种色阶。山石的描画,多采用斧劈南宋画院派的风格。运笔...
花,其实是蓝花,过去文献曾有“白地蓝花瓷”之记载。青花之色是钴矿料还原呈色,在素胎上用钴矿料绘画花纹,然后罩上一层薄薄的透明白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元青花应是在唐宋青花基础上绽放的奇葩。 青花以其色青淡雅,美丽朴素,具有水墨画效果,花纹永不褪色并且原料充裕的特点,自元入明以至于清,以景德镇为中心,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历700多个春秋而不衰。 潮州烧制瓷器历史悠久,东晋和南北朝烧...
康熙青花 近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受到市场热捧。这首先是由于“清三代”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又加上康、雍、乾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堪称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其次,“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须经过督窑官的精心挑选,如有瑕疵立即销毁,所以民间极少流传,存世数量并不多,具备很高的...
瓷器收藏的历史可谓是非常悠久了,资料考证,自从瓷器诞生以后,瓷器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元青花瓷也是其中之一种。上海东延艺术品销售中心为您讲解青花瓷器,在鉴定、收藏过程中应了解和注意的地方,上海东延艺术作为一家对青花瓷器较有研究的鉴定收藏机构,希望本文能对诸位藏家有所助益。 元青花瓷的由来 百度百科上如此介绍,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元代瓷器制造业较宋代的又有十足的发展,景德镇窑口成功烧制出...
青花瓷器上所用的绘画颜料,称“青料”。它是用一种原生的钻土矿(主要成分氧化钴)经煅烧提炼而成。历代青花瓷器上所用青料的成分、产地以及所呈现的色调各不相同,这就为我们鉴定青花瓷器提供了又一个依据。 元代青花 元代青料分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国产料以浙江产的“浙料”和江西产的“陂塘青”、“石子青”以及云南产的“珠明料”为主。进口料是从南洋引进的。进口料氧化铁的含量较高,呈色浓艳,常带有“铁锈斑”。国...
青花是一种单色调,如果从绘画这一点来看,无疑是一种局限性很大的,掌握性极难绘画材料。正是这样也就能考验艺术家的水平,同时也是青花艺术特点之所在。 青花以鲜明,高雅,莹澈之感的蓝色,从浅到深,浓淡皆宜,它融合于釉质中。这就形成了,青花所谓的“典雅”、“含蓄”而不单调的色彩,具有民族特点美的因素。 每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语言和材质。由于配合的量不同,或变成华丽,或朴素,或深或浅,成为不同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