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清同治,高8.4cm,口径10.7cm,足径4.2cm。 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内。碗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盖顶均有红彩 “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碗里为白釉,盖面及碗外壁为黄地粉彩蝴蝶纹饰,蝴蝶翩翩飞舞,色彩丰富。 据史料记载,同治七年(1868年),清宫为同治皇帝大婚订烧了一批瓷器,多以明黄为地,上绘各种吉祥喜庆纹饰,多达十余种,如鹊登梅、红蝠团寿、五蝠捧寿、梅雀、丛竹...
黄地粉彩百蝶纹盘,清同治,高5.1cm,口径22.2cm,足径13.3cm。 盘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口沿饰金彩。盘内为黄地粉彩蝴蝶纹,盘外壁绘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纹、西蕃莲、莲花纹。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清同治,高9cm,口径8.7cm,足径5.2cm。 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以黄釉为地,彩绘各种蝴蝶纹饰。奓斗是宫廷宴席桌上盛装骨刺的用具。据记载,早在元代就开始使用这种器具了。在同治大婚礼用器中,奓斗是同碗、盘、酒盅这些餐具成套生产的,说明当时婚宴用瓷之讲究。以蝴蝶作为吉祥图案,除色彩斑斓外,也在于“蝶”与“耋”的谐音。“耋”一般泛指年高,以蝴蝶作装饰是...
粉彩花蝶盅,清同治,高6.1cm,口径6.8cm,足径3.5cm。 盅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通栏绘粉彩花蝶纹,枝叶青翠,鲜花娇嫩,彩蝶翻飞,描绘生动细腻。底部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花蝶纹传统陶瓷图案,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制品。清代,随着西方绘画透视技法传入,花卉注重阴阳向背,描绘更加生动传神。
粉彩岁朝婴戏果盘,清同治,高10cm,口径63cm,足径35cm。 此盘为同治皇帝大婚用瓷。大盘内壁画有100个童子,他们或燃放鞭炮,或吹唢呐、吹笛子、打鼓,或拉象车、耍龙灯、跑旱船等。将“吉庆有余”、“太平有象”、“五福献寿”、“五子夺魁”、“冠带流传”、“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吉祥主题鲜明地反映出来,无处不渲染着喜庆气氛。盘外壁以黄釉为地,在一轮红日两侧绘一龙一凤,在龙凤头尾之间各有一红...
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口径15.2cm,故宫旧藏。 此碗内壁以青花为饰,绘松、竹、梅、灵芝等图样。内底心于青花双圈内绘山水背景,以三只神态各异的羊为图案中心,寓意“三阳开泰”。碗外壁施黄釉,上饰折枝桃花,并以开光留白的方式,在三个圆形空间内分绘三羊,与碗内心的三羊相呼应。 碗底以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楷中带行,表现出光绪朝御窑瓷器款识的特征。
绿地粉彩公道杯,清光绪,通高6cm,口径12cm。 此为宜兴窑作品。杯呈荷叶状,圜底,钉状三足。整器以宜兴紫砂为胎,内外施绿釉,外壁点缀团花。杯内心为一头梳双髻、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仙人,面对一施黄彩的圆柱而坐。圆柱中空,内有紫砂陶质细长浮柱,作寿星状,圆柱上围绕浮柱有5个红点。 公道杯产生于宋代,在饮酒时用于行令,以助酒兴。此杯圆柱上的5个红点分别指向在座的饮酒之人。当酒慢慢倒入杯中时,圆柱...
粉彩江山万代纹碗,清光绪,高6.5cm,口径12.2cm,足径4.9cm。 碗直口,弧腹,圈足。碗内光素。外壁以粉彩为饰,口沿描金及红线各一周,腹部主题图案绘海水江崖,以江水、山石表示江山,其上为六组不同色彩的飘带,每组飘带的中心都有描金“卍”字,寓意“江山万代”,此为光绪时期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外底署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碗分别用金彩、矾红、蓝、绿、深粉设色,色彩华美富丽...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奓斗,清同治,高8.8cm,口径8.6cm,足径5.1cm。 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秀丽小巧。内施白釉,外黄釉色地上,上下各有4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万” 、“寿” 、“无” 、“疆”4字,周围衬粉彩装饰,近底处绘江崖海水纹。上下以描金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此器造型小巧规整,纹饰吉祥喜庆,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淡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盘,清同治,高5.1cm,口径21.9cm,足径13.0cm。 盘口微撇,弧壁,圈足。口沿涂金彩。外壁白釉地上以粉彩描绘均匀分布的3枝折枝花纹,盘内淡黄釉地上以粉彩描绘38只蝴蝶,间以8个金彩双“喜”字,“喜”字笔画均以矾红彩勾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矾红彩楷体“同治年制”4字双行款。 此盘属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大婚用瓷。
黄地粉彩蝴蝶四喜纹羹匙,清同治,长17cm。 羹匙内施黄釉,粉彩满绘蝴蝶,金彩书对称双“喜”字两组,外以白釉粉彩为饰,对称绘折枝花卉3组,图案间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黄地粉彩红蝠纹盘,清同治,高2.8cm,口径7.7cm,足径4.2cm。 盘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器里为黄地红彩蝙蝠纹装饰,蝙蝠纹以红彩勾边,再描一层金彩,内填红彩,其羽翼的筋脉以金彩勾绘。盘外壁为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纹、西蕃莲、莲花纹3朵,口沿饰金彩。由于“蝠”与“福”同音,因此清代瓷器多以红色蝙蝠纹寓意“洪福齐天”。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纹碗,清同治,高9.5cm,口径17.6cm,足径7.8cm。 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施黄釉为地,四面饰描金开光内书金彩“万寿无疆”纹,4字纹间饰粉彩“卍”字飘带及朵云纹,腹底饰粉彩海水江崖纹。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碗造型敦实规整,纹饰吉祥喜庆,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羹匙,清同治,长16.5cm。 饮食用具,用于喝汤。羹匙内施以黄釉,粉彩绘如意云头、绶带及海水江崖纹,匙内心4组金彩圆形开光内分别书“万”、“寿”、“无”、“疆”4字楷书,外以白釉粉彩为饰,对称绘折枝花果3组,图案间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款。口沿处描金彩一周。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清同治,通高9cm,口径10.5cm,足径4.3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盖面和腹壁外均施黄釉为地,均匀分布4组五福捧寿纹,图案空间上下各绘4组折枝桃,每组空间绘4个结带“卍”字。抓钮及足内施白釉,均署红彩“同治年制”4字双行楷书款。 此盖碗造型规整,釉面莹润亮泽。纹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专门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