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市博物馆发布9月展览预告,曾吸引27万人次参观的“流星王朝的遗辉——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回归,再现珍贵隋唐历史文化与古城扬州丰厚的人文积淀。 2013年3月,隋炀帝墓在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现场发现。去年4月,隋炀帝墓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奖项因其权威性被誉为考古界的“奥斯卡”。 据悉,曹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共400余件(套),文物特展从中遴选了135件(套...
山水树木层峦叠嶂、亭台楼阁气宇轩昂、书法飘逸隽永……正在上海举行的《圆明园四十景》原件再造特展,让人们得以一窥圆明园当年作为皇家御苑的梦幻胜景。高科技的原件再造,开启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新路。 1860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世人再无缘目睹其盛世风采。所幸,当年由清朝宫廷画师创作的《圆明园四十景》在战争中得以保存,1862年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2014年,...
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这些金饰片出自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是研究秦国早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迄今在其他文化遗址中还没有发现,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7月20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仪式在甘肃省博物馆隆重举行,32件大堡子山遗址流失金饰片在时隔20多年后终于回归故土,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省博物馆永久收藏。随后,为纪念法藏大堡子山流失金器文物回归而举行的“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也正式开展,以此向市民展示我国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工作成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文化部副部长...
《点燃希望》新形式、新视觉 中国教育电视台《点燃希望》全新改版8月1日强势回归,这里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次心灵的深度碰撞。我们立足于权威平台,为中国的行业先锋提升品牌价值,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为企业向更高、更快、更强之目标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点燃希望》记点滴 传精神 《点燃希望》一档大型人文纪实专题类节目,纪录·爱,一切为了爱。一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锋芒毕露,独树一帜。我们与...
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一位观众拍摄法国无偿归还我国的32件流失文物的展览图。 掩于黄土2000余年,流失海外20余年,如今,它们终于“回家”。7月20日,曾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32片春秋时期秦人金饰片,在甘肃省博物馆完成了交接,同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拉开序幕,免费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这是中法两国间首次通过协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成功案例。 □回归 32...
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其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7月20日,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移交仪式暨“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开幕式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仪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将曾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金饰片正式移交到甘肃省省长刘伟平手中。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
掩于黄土2000余年,流失海外20余年,如今,它们终于“回家”。7月20日,曾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32片春秋时期秦人金饰片,在甘肃省博物馆完成了交接,同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拉开序幕,免费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这是中法两国间首次通过协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成功案例。 □回归 32件金饰片正式移交展出 20日,流失海外20余年,包括秦人图腾鸷鸟在内的32件大堡子山...
“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的回归,是我国第一次主动追索文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文物追索工作提供了扎实的经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说。正是他,2010年代表政府主动致函吉美博物馆,要求返还大堡子山流失文物。 “对于这些文明古国,如希腊、埃及、印度等,追索文物都是一件在道义上、舆论上得到很多同情,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举步维艰的事情。对中国而言,尤其困难重重,一是我国的文物非...
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一位观众拍摄法国无偿归还我国的32件流失文物的展览图。 近日,经过中法两国政府的积极协商和甘肃省考古部门的多年努力,流失法国20余年、出自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32件秦早期金饰片,历经种种波折终于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全部划拨给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展示。 为全面介绍大堡子山秦早期墓葬遗址情况,反映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联合打击、制止文物盗掘犯罪活动,追缴回部分...
追根溯源,寻找流失文物回归背后的故事,知悉国宝的前世今生。抱着这样的信念和目标,7月17日至19日,由中央媒体和省属媒体组成的32人“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记者团”来到回归文物的“出生地”——甘肃礼县大堡子遗址进行实地采访。今日,相关部门将举行回归文物移交仪式。与此同时,“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也将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以此欢迎国宝回家。有专家称,此次回归故乡的32件秦国金饰片在国内还有“...
中国国家文物局14日在北京宣布,32件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流失的金饰片文物已从法国回归,并将于本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 这些金饰片出自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是研究秦国早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金饰片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由法国相关人士购买并捐给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为推动流失文物回归,国家文物局与法国有关方...
近日,法国吉美博物馆低调归还了四件中国周代的猛禽金首,再一次引发了国人对流失文物的关注。如今,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见到中国珍贵文物的身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地。这些漂洋过海被掳到异国的“走失的孩子”,一直都深深刺痛着国人的内心。 针灸铜人重现他乡 天圣铜人 曾是太医院考试神器 ...
7月14日上午,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日,通过中法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关人士的积极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将其划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国家文物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于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 这32件金饰片出自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遗址,是研究秦国早期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
“这开了一个好头,证明通过证据的搜集和多方努力,流失的文物还是能够被追回来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18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流失法国二十余载终于回归的这些文物只是从大堡子山流失的一小部分,目前所掌握流失境外的文物线索已知有近百件。 近日,出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32件秦国金饰片,在流失境外20余年后回归国内。作为中国首个通过官方依法成功追索文物的案例,这加速了在此被盗并走私出境的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