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皇室供奉的丝锦织品 图为保存完好的唐代缠金线。 图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记者 冽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军昌6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在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皇室供奉700余件丝锦织品中,其工艺多采取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手法。经专家研究发现,过去称之为的“捻金线”应称为“缠金线”,这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唐代丝织工艺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
打金箔绝活有了数字档案 时长3000多分钟的视频影像资料、8万余字的口述史文献、记录工艺流程数据量超过1200G……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作为江苏省第二批非遗“记忆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历时4个多月的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数字化采集工作正式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首次有了自己的“数字档案”。 南京金箔的数字化采集使用了4K高清摄像机拍摄,除了视频、图片、音频、电子文档...
主讲人: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朱章义 黄金,华贵雍容,色泽富丽,从古至今受到人们的珍爱。黄金的硬度不高,柔韧性却极好,容易加工成各种贵重的饰件或器皿。到了商代,中国北方地区、中原地区、西南地区都相继出现了金器。 其中,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尤为珍贵,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从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它以其神秘和精致...
遗产编号 ⅷ-36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栖霞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这一带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金箔锻造技术就是指将黄金捶打,制成超薄的金薄片。金箔常用来装饰佛像或是器具。金陵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很...
点睛“九龙壁”金箔制品。“栖霞视点”供图 本月6日,南京金都金箔博物馆在栖霞区龙潭试开馆,这家民间博物馆内千余件藏品“金光闪闪”,金箔历史一一细数,市民可免费参观。 栖霞龙潭地区金箔产量占国内市场的90%,占全球产量的80%,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金箔产品生产基地。金都金箔博物馆位于龙潭疏港路1号,博物馆面积有800平方米,内设金箔技艺厅、打箔机展示厅、乌金纸技艺厅、传统真金线技艺...
“打了戏”是金箔锻制技艺中难度最大、最辛苦的一道。 现场演示金箔工艺。 博物馆大门。 昨天上午,位于栖霞区龙潭街道的中国南京金箔博物馆试运营免费开放。据悉,这是世界第一家综合性金箔博物馆,重点展示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江苏省级非遗“南京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以实物展品和工匠技艺,进行展示。 馆藏品200余件,还展示多种“金箔酒” ...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江苏省 编号: Ⅷ-36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葛洪为句容县城北下荫人,旧时龙潭打造金箔的都供奉葛仙翁,四季上香,逢年过节跪拜,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求神保佑打箔顺当。 ...
位于南京南站内的南京设计廊近日正式开业,金陵金箔文创产品经过历时半年的“南京礼道——文创好礼”评选,顺利入选“南京礼道”品牌的文创集合。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湖南考古汇报会上了解到,湖南常德近日发掘了一批明代荣王府义官墓群,其墓葬规模之大、保存之好、形制之完整对研究明代义官制度具有重大价值。 据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所长郭伟民介绍,明代荣王府义官墓群位于常德市区穿紫河东岸、七里桥北部、丹阳路西侧的原常德科技学校内。此次共发掘明代墓葬10座,出土了金挖耳勺、写有“状元台阁”和“姪男登科”铭文的金箔、青花瓷、买地券、宋代铜钱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带领的考古队,日前在新疆南部的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东北部,发现了贴有金箔的墙皮、涂覆朱砂或青金石粉的墙皮、贴金塑像残块、佛塔顶部的塔刹等现象。 “遗迹展示了当时的世俗化生活,并非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的古城为唐代单纯的屯兵、屯田的城址,且从出土的遗物推测,该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时期。”陈凌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凌带领的考古队,日前在新疆南部的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东北部,发现了贴有金箔的墙皮、涂覆朱砂或青金石粉的墙皮、贴金塑像残块、佛塔顶部的塔刹等现象。 “遗迹展示了当时的世俗化生活,并非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的古城为唐代单纯的屯兵、屯田的城址,且从出土的遗物推测,该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时期。”陈凌说。 贴有金箔墙皮残片薄如信纸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于新和县城西...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带领的考古队,在新疆南部的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古城东北部的发掘工作中获得重大发现。 “我们在古城发现了贴有金箔的墙皮,贴金塑像残块、佛塔顶部的塔刹等。”陈凌说,从出土的遗物推测,该城的始建年代应在距今1700年左右的魏晋(公元3——4世纪)时期。 通古斯巴什古城位于新和县城西南44公里渭干乡,古城现存面积约5.7万平方米,方形,用土坯砌成。墙基宽约4——8米,墙体残存最...
南京金箔历史渊源,传统古艺金箔在中国近2000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以来龙潭镇花园巷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打箔为生,东晋南朝时出现金箔使用高峰,明朝建都南京后,金箔业更加兴旺,晚清至民国由于国势衰弱,南京金箔频临灭绝,残存的金箔艺人蜗居于龙潭,新中国成立后传统金箔工艺见到了曙光。 中国也是金箔生产和消费大国,南京金箔产量就占世界总产量的70%之多,北京故宫、南京...
今年10月起,“神秘的古蜀文化展”将在美国举行为期近一年的巡回展。8月21日,四川日报发起推荐“心目中的四川宝贝”征集活动,金沙太阳神鸟金箔、三星堆青铜面具等“明星”文物呼声最高。9月5日,记者获悉,结合公众的推荐,127件“四川宝贝”已确定赴美,并已完成点交,近期即将飞往美国。 127件展品来自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包括7件复制品、120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24件。三星堆博物馆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