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修缮完毕的大营烽火台及正东侧同期建筑遗址 延庆区大营烽火台抢险修缮工程日前竣工验收,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在烽火台正东5米处清理出了一处夯土芯、青砖包砌的遗址。这是延庆近年来在长城及附属文物修缮中,首次发现烽火台周边有同时期的建筑遗址。 大营烽火台位于延庆区大营旧村北,妫水河畔,建于明代,平面近方形,城台残高约18米,占地一千余平方米。据考证,该烽火台原为砖石结构,即夯土外包砖石,顶部建有...
经过六个多月的抢救性修缮,12月4日,北京延庆区大营烽火台抢险修缮工程竣工验收。 大营烽火台位于延庆区大营旧村北,妫水河畔,始建于明代,有五百年历史,烽火台为平面近方形,城台残高约18米,占地一千余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在烽火台正东5米处清理出了一处夯土芯、青砖包砌的遗址,但其具体形态和作用不明。 据文物部门考证,该烽火台原为砖石结构,即夯土外包砖石,顶部建有屋宇,四面设...
去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镇,往日沧桑雄浑的墩墩梁烽火台被推掉,本已令人扼腕长叹,如今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今年3月,被破坏的遗址上被人为地堆起了一座土山,冒名顶替原来的烽火台。 目前,墩墩梁烽火台修复工程被叫停,相关责任人作出深刻检查,海原县将被毁烽火台作为文物保护永久警示教育基地。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了解到,像墩墩梁烽火台这样被人为破坏,又野蛮...
墩墩梁烽火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镇境内,是宁夏境内明代长城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烽火台之一。2015年6月,该遗址在当地水务部门的施工过程中误被推平,只留下一段残墙。而在修复过程中,由于相关标准和修复措施不合格,墩墩梁烽火台的修复工程已被紧急叫停。图为墩墩梁烽火台的保护碑(3月29日摄)。 海原县文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墩墩梁烽火台被毁后,当地已报请银川市文物局专家制定了抢救性修复计划书。...
近日,西域都护府故地轮台县群巴克镇拉依苏烽火台前随处可见文物保护专家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今年9月底,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投资1040万元的长城资源保护项目之一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正式开工。 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监理施晓强说:“巴州现存的烽火台遗址是中国长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烽火台由于地处戈壁沙漠,年久失修,受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原因多数已经坍塌破损,有的甚至面...
2015年11月2日-8日,自治区考古所工作人员来焉耆县对千间房南烽火台遗址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前期考古清理工作。并对烽燧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此次清理的烽燧是焉耆县6座烽火台之一,这座烽火台外有长方形围墙,为土坯建筑,压缝平砌,内有房屋建筑遗迹,这次清理的就是西墙内侧的遗迹,通过一周紧张的考古清理,基本了解了这些房屋的形制、外观、体量、砌筑材料、建筑工艺和布局,为后期的抢险加固工作提供了科学...
近日,邯郸肥乡县北营村村民王福臣在家中挖红薯窖时,发现一处疑似烽火台建筑遗址。 据今年52岁的王福臣介绍,北营村元代为嗒喇罕寨营所在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史书记载,肥乡一带曾经是元朝古战场,成吉思汗曾派重臣嗒喇罕在此安营扎寨。 据介绍,该遗址距地平面7米以下,下大上细,呈圆锥形,残高2.5米,上部直径约0.8米,下部直径约1米,墙厚40厘米,周围土堆层有大量草木灰痕迹。 肥乡县文化方面专家...
9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的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在西域都护府故地轮台县正式启动。巴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文物局和轮台县政府在群巴克镇拉依苏烽火台举行了开工仪式。 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是国家和自治区文物局批准在巴州实施的最大的一个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1座烽火台、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座烽火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座烽火台...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保护项目,巴州33处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在轮台县正式启动,工程总投资达上千万。 昨天,记者致电巴州文物局了解到,巴州烽火台遗址保护加固工程总投资1040万元,工期13个月,将对分布在轮台、且末、尉犁、若羌、焉耆、和静、和硕7个县的33处烽火台遗址进行维修加固,同时进行考古清理,树立保护标志、修筑部分参观通道等工程。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新疆托克逊县以西67公里的阿拉沟东口,这里有一处古烽火台遗址,烽燧呈方形,周长约130米,墙基厚3米,高6米。东西开门,门宽约2米,门外有宽约200平方米的空间,往前即为河谷峭壁。东墙内侧有土梯可拾级而上。烽燧西北角为一高达15米的石磊,内有房屋断垣清晰,建筑方法是乱石加河浆,插木棍以加固,整个烽火台是用石头、泥巴、树枝、粘土等堆筑而成。据考证,这座烽火台始建于唐朝,烽火台是唐代...
平型关口、乔沟主战场都已竖起了纪念碑,老爷庙争夺战遗址、烽火台已完成整体修缮,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展陈提升项目已全面完成对游客开放。6月14日,记者在平型关大捷遗址看到,近10名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对将帅广场进行最后的环境整治工作,平型关战役遗址再现当年“真貌”。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第115师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取得的首次大捷,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近日,霍邱县文物管理所对位于霍邱县邵岗乡茨墩村境内的一处文物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处为霍邱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毗邻霍马路,面积174.8平方米,周长13米。通过发掘清理,未发现古墓葬,发现一处宽约0.8米、长2.5米的燃烧灰烬层,在灰烬层中发现宋代钱币6枚、宋代陶瓷器碎片及碎砖20余片。根据出土文物标本分析,证实此处为宋代小型烽火台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