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7日,北京海关将近年来查获的76件罚没化石及古生物制品依法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办理移交,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接收保管。这是2012年《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以来,北京海关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的首次移交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批化石及古生物制品产地来自全国多个地区,从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至500多万年前的上新世,包括三叶虫、直角石、海胆、狼鳍鱼、陆龟、鹿头骨、乳齿象臼齿等多个门类...
经过20多天的考古发掘,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10多位专家在松滋市龙王井村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鱼类、鸟类、爬行类等古生物和古植物化石。据了解,此次发掘采集到30多块植物化石,10多块昆虫化石,114块完整鱼化石,2块松滋鸟头骨化石,2块金龙鱼头骨化石和1块蜥蜴肢骨化石等。在发掘的同时,中科院还开展了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等方面综合调査研究。2002年,中科院专家在龙王井村首次发现“阿喀琉...
娇小辽西鸟 3月29日下午,由衢州市博物馆、上海辽西古生物化石科普馆主办的《辽西古生物化石科普展》在衢州市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出的辽宁西部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是在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距今1.5-1.25亿年,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挤压作用的影响,火山间歇活动使盆地以火山沉积岩为主,留存有植物类、昆虫类、动物类、鸟类等极为丰富的化石。 一块块化石展现在眼前,仿...
8月15日,上海自然博物馆获赠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包括:生存年代属于侏罗纪中期或晚期的赫氏近鸟龙、生存年代距今至少1.2亿年的三燕丽蟾、生活在约1.5亿年前的辽西满洲龟等等。 当天上午,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化石标本捐赠仪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教授、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李海君先后致辞,捐赠仪式现场展示了11件由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无偿捐赠给...
8月15日,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右)在捐赠仪式上向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李海君颁发捐赠证书。 当日,辽宁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向上海自然博物馆捐赠了十件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赫氏近鸟龙化石和三燕丽蟾化石,以及形态保存完好的辽西满洲龟化石、辽蝉和异羽叶等未鉴定和未定种的古生物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辽宁省境内古生物化石赋存丰富,有着“世界第一朵花绽放,第一只鸟飞起之处”的美誉。为进一步保护这些古生物化石,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开始对省内重点古生物化石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此次为古生物化石“上户口”的对象为辽宁省境内具有化石藏品或展品的各类博物馆,以及其他单位、个人在《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前收藏的重点古生物化石。化石收藏单位及个人需到所在地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申请登记,登记的重点化石...
1月6日,记者从安徽省国土厅获悉,安徽省休宁、巢湖、潜山三处化石产地入选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产地。其中,休宁重点化石产地,产出距今约6亿年的多细胞生物化石。 中国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公告,认定第二批15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安徽省休宁、巢湖、潜山三处化石产地入选,为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也是该省首次获此殊荣。 休宁蓝田生物群化石产地,产出距今约6亿年前埃迪卡拉纪的...
想看远古时期的“生物”,那么,就来集美。日前,“古生物化石展”在陈嘉庚纪念馆开展。展览由集美学校委员会、华侨博物院、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员会主办,展期持续至10月10日。 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厦门九三学社华侨博物院志愿者、厦门九三学社社员章似愚先生向华侨博物院捐赠的一批古生物化石,共计129件,无偿捐献给华侨博物院。 这些古生物化石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
图为朱松林清理古生物化石。秦廷富 摄 从《侏罗纪公园》到《恐龙帝国》,灭亡于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恐龙,在艺术家们的手下“再生”。而在现实生活中,距离真实“恐龙”最近的,却是“古生物化石修复师”这个不为人熟知的职业。 近日,中新社记者前往重庆自然博物馆,探访一位古生物化石修复师和恐龙40年的“不解之缘”。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万余平方米的展厅里,大型恐龙骨架以及数百件恐龙骨骼、牙齿、...
7月29日,本报新闻《穿越亿年时光,神秘海洋生物在建湖重见天日》,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这座名叫“镜鱼馆”的私人博物馆刚刚在建湖开业。馆内展出不少古生物化石,都是馆主管业荣的个人珍藏。这些精品化石都经过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鉴定编号,很珍贵。 网友留言 蓝莲花:周日的时候去过一次,真的很震撼,叹为观止,看见有好多父母带孩子来参观的,真是暑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比在家里看电视好多了,增长了见...
记者从黑龙江省青冈县了解到,该县计划投资1.6亿元,从今年起开始建设规划占地2.5万平方米的国家级古生物化石综合博物馆,旨在弘扬古地质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升级。这个综合博物馆将以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斑鬣狗等新生态哺乳动物为展示主体,利用高科技、全息影像技术和场景化、剧幕化、体验型展示手法,系统展示青冈第四纪动物群远古时期的生活环境及生存状态。1958年,青冈县芦河镇农民在修建宏伟水库时首次...
近日, 黑龙江省博物馆 枫叶 小镇分馆对外展出《古生物化石及 熊展 》。本次的两大部分展览是在原有的《生态生命生存——贝林标本之美洲动物特展》的基础上又扩充的陈列展览,展馆陈列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展览第一部分是《丛林总动员之熊出没》特展,共展出12具熊骨架标本、9只熊剥制标本、2只熊塑化标本。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科包括九种:大猫熊(大熊猫)、眼镜熊、棕熊、美洲黑熊、北极熊、亚洲黑熊、阿特...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钱币普查 “现已发现十几个门类700余属种。植物化石中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尤以植物的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保存也十分完好;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和哺乳动物。”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衣同娟告诉记者,这些古生物化石因产自临朐县的山旺村而得名“山旺化石”,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前,此前发现的山旺山东鸟填补了我国新近纪早中新世晚期鸟类化石的空白,东...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已完成数据采集、平台报送9万件。 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馆长衣同娟介绍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 工作人员介绍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在普查中做到应查尽查,除原有登记造册的馆藏文物外,还清点出钱币近九万枚。 10月29日下午,“文化遗产保护”全国媒体齐鲁行采访团走进山东临朐县山旺古生物化石博...
(1)11月2日,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三趾马动物群古生物化石。 近日,为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和提升展示效果,国内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之一——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组织技术骨干和科研人员对馆藏的近万件古生物化石进行整理修复,并对展厅重新规划布置,以系统展示奇蹄类三趾马、鼬鼠、巨鬣狗、巴氏剑齿虎等古生物化石。此次大规模布展工作预计11月底结束,届时部分珍贵古生物化石将在布置后的新展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