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延安举行的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2018年度推进会暨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爆出,延安芦山峁遗址发现多座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此外,发掘出大型四合院式建筑群落和两座附属小型院落,出土了大量槽型板瓦、筒瓦、玉器等珍贵文物,显示出该遗址在北方地区较高的层级地位。 延安芦山峁遗址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群远景。 陕西省考古研究...
一个中国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11日发表报告说,历经13年发掘,他们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可追溯到约212万年前的旧石器工具,这使古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很可能比此前普遍认为的提早了二三十万年。 直立人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重要一环,但这些古人类何时走出非洲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学术上还存在一定争议。中国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为破解这一谜题提供了新线索。 这项研究11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团队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玉山镇上陈村新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拥有连续性较好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到大约126万年到212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可能很早就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比之前认为的更早。《自然》本周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 蓝田上陈村一带第27层古土壤中取出的石器近景 据介绍,迄今较为公认的最早的非洲以外的古...
如果要问中国近些年的史前考古有什么重大发现,相信很多人会立刻想到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人们把这座兴盛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规模大于良渚与陶寺、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的城址称之为“石头上的王国”。它的横空出世为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 2013年,石峁遗址在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与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等共同获得“世...
经对清涧县辛庄遗址持续性考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今年不仅发现了多组商代小型房屋建筑、灰坑、龙山窑洞等遗迹,而且发现了铸造青铜容器的陶范、陶模、泥芯等遗存近20件。专家认为,这是黄土高原首次集中出土晚商青铜器陶制模具,相对于规模巨大的殷墟铜器群及其陶制模具,不难发现其跟同时代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等地青铜器的特征明显有别。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种建荣说,辛庄遗址今年发现了商代晚...
6月25日,记者从山西博物院获悉,为纪念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先生的中国科考之行100周年,由美国斯特林和佛郎辛·克拉克艺术中心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精心策划两年多的“来自黄土高原的考古发现”展览已在该艺术中心开幕。其中由山西博物院提供的9组北魏文物首次走出国门,亮相该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选自山西及甘肃两省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的16件出土文物,展现...
6月16日,为纪念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先生的中国科考之行一百周年,美国斯特林和佛郎辛·克拉克艺术中心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精心策划两年多的“来自黄土高原的考古发现”展览在该艺术中心开幕。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率领的中国文物代表团赴美参加了开幕式,二百多名文化界人士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选自山西及甘肃两省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的16件出土文物,展...
6月16日,为纪念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先生的中国科考之行一百周年,美国斯特林和佛郎辛·克拉克艺术中心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精心策划两年多的“来自黄土高原的考古发现”展览在该艺术中心开幕。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率领的中国文物代表团赴美参加了开幕式,二百多名文化界人士出席开幕式。此次展览选自山西及甘肃两省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的16件出土文物,展现了北魏至五代时期北方地区的艺术文化,展示了唐代前后黄土高...
记者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获悉,为纪念佛朗辛·克拉克来华考察100周年,从本月16日起至10月21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美国斯特林和佛朗辛·克拉克艺术中心,将在佛朗辛·克拉克艺术中心合作举办“来自黄土高原的考古发现精品文物”展。 100年前,克拉克艺术中心创始人、探险家佛朗辛·克拉克来到中国山西、甘肃等地进行了为期480余天、行程32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