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战国 农具 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宽23.6厘米、叶长17.5-18厘米,叶中宽3.9-4.5厘米 铁犁的使用为精耕创造了条件,是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现。它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利于土地的开垦。
宋 北宋 农具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长26厘米、宽20.8厘米 北宋的犁铧有尖头、圆头两种形制,能适用翻耕不同的土质;刃边多采用熟铁或钢,这样,不仅便于深耕,而且不易折断碰缺,经久耐用。
唐 农具 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出土 长17.5厘米、宽28.5厘米
近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大丙别遗址考古现场发掘工作已近尾声,“该遗址主体为明清时期堆积,发现了一批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屋、灰坑、水沟等遗迹,出土了一批铜、铁、瓷、骨等生活生产用具,如盘、碗、酒杯、铜烟锅、铜钱、铁犁铧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丙别遗址考古队现场负责人郑万泉说,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认识当时人们的建筑形式、聚落形态有一定的帮助。 考古现场,大小不一的探方分两层布局,落差约三四米。在探方内,...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农具的使用有着漫长且久远的发展史。4月2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馆藏精品文物,一尊来自唐代的“渤海铁犁铧”,将灿烂悠久的黑土农耕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 据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研究人员介绍,人类使用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4000到5000年前,铁犁则由古时一种叫做耒耜的农具演变而来。本次展出的唐代渤海国时期的铁犁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