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期,我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考古人员在周口经济开发区发现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考古人员在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保存较好文物20余件,其中,出土8件西汉青釉瓷,较为罕见。 考古现场发现青釉瓷器 “我们这里发现一座古墓,你们过来看看吧……”日前,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赶到古墓发现地点查看,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人员在现场看到,古墓的一...
网络配图 内容提要:东汉之前遭受破坏的西汉墓葬有相当数量,破坏目的与破坏方式较为多样,体现出相应的时代特点和地域差异。与东汉及以后时期对西汉墓葬进行的破坏不同,东汉之前对西汉墓葬的破坏具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西汉王朝统治期间对西汉墓葬的破坏。东汉之前对西汉墓葬的破坏,既反映出西汉墓葬早期被破坏的内容、内涵,也从一个特殊角度折射出相应的社会内容,对于全面认识西汉墓葬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
12月2日,洪江市黔城镇小江村西汉墓葬发掘工作结束,出土随葬品36件,主要有陶鼎、盒、壶、钫、罐、滑石璧、铁环、铜钱、金泡饰等。 11月中旬,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怀化市文物管理处会同洪江市文物管理所,对黔城镇小江村村部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据怀化市文管处处长胡瑜介绍,发掘带墓道正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长5米、宽4.3米、深5米,墓道长10米、宽3.3米,是迄今在黔城古墓...
近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海举行,国内外130余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就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合浦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扬州考古专家也应邀出席,不仅向国内外专家展示汉广陵城研究最新成果,更披露了扬州汉墓中首次出土外国字铭文的龙纹铅饼情况。 汉广陵城近似西汉京师长安“斗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
画像砖上的人物,除了武士,还有两种形象,分别为戴冠的士人和戴头巾的平民。冠和巾的区别是冠有长长的冠缨和结缨后垂在下巴底下的垂緌,巾则没有。古代礼制规定, 只有士以上的成年男子才有资格戴冠,平民只能戴头巾,据此我们可以判别砖上人物的身份。 这块画像砖上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人头上戴的是冠,中间两人头上戴的是巾。 画像砖上的人物,除了武士,还有两种形象,(分别为戴冠的士人和戴头巾的平民...
2016年5月31日下午,汉阳陵博物馆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队长刘振东做《西汉墓葬等级制度概论》学术讲座,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张云及陈列保管部、宣教部等部分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振东有着多年的考古工作经验,对古代墓葬制度和形制的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墓葬的研究涉及面极广,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的许多科学史关系密切,但作为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墓葬制度、亦即丧葬礼制...
3月21日,记者从原阳县获悉,在该县新城区一建设工地,我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发现了一处由28座古墓组成的西汉时期墓葬群。目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其中一座汉墓已经开始保护性发掘,并出土了一些陶瓷等珍贵文物(如上图)。 被发现的这处汉代古墓葬群,位于原阳县新城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工地。该墓葬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是我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工程建设前期地质钻探中意外发现的。墓葬群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分别排列...
“我看到有网友说270省道邢楼发现古墓,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网友拍的照片中有条石、青砖什么的。”昨日,邳州啦呱社区网友刘先生通过微信报料。 记者向当地警方了解到,8月中旬,270省道邳州邢楼段的施工工地挖出条石、青砖,施工人员怀疑此处有古墓,遂报警。当地派出所接警后来现场查看后,让工地暂停施工,并通知文物部门前来勘查。 邳州市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两天的勘察,发现这处西汉墓葬早在19...
大坪子墓地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6月13日,昭化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昭化大坪子汉墓考古发掘详细情况向外界通报。历时半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昭化区的大坪子墓地主要发掘工作已告一段落。截止目前,已发现墓葬79座,其中以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土坑木椁墓为主,完成清理70座,清理出各类随葬品1100余件(套)。 2013年12月初,昭化古城一工地施工现场(昭化镇城关村大坪...
7月5日,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一位村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时发现一座古墓葬,接到群众报告后,县文物旅游局、县博物馆及文物执法大队立即赶到现场,博物馆专业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清理。该古墓葬地处雍水河北岸二级台地上,位于李家堡村村民宅院后约5米高的断崖上,村民用挖掘机取土时,暴露出直径约80厘米的椭圆形洞口。经现场勘察,为拱顶式砖室墓,长3.7米,宽、高均为1.8米,东西走向,西墓道。整体墓室用长约35厘米...
凤翔发现西汉墓葬出土精美文物16件 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 凤翔县一名村民在建房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葬。经过文物部门的保护清理,包括一个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lián]在内的16件精美文物重见天日。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主人的身份及墓葬规格、价值等进行研判。 建房取土时挖出古墓 7月5日,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村民李明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当日17...
工地发现西汉墓葬群:散落大量黑青色砖瓦 昨日,一名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的员工趁周末休息时到厂区附近转悠,竟在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了大量古代的残砖碎瓦。由于对文物比较熟悉,该员工认为这些破坏的物品应是汉代的东西。随后,该员工报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赶到现场调查,确认这里是一个西汉中晚期的汉代墓葬群。 下午4时许,记者赶至郑州航空港区郑港六路附近...
江苏徐州教学楼下发现西汉墓葬,从随葬品可以看出墓主人身为贵族。墓穴中出土大量玉器、陶器。其中玉剑璧、玉环更是彰显了墓主人的显贵。 经确认墓葬为夫妇合葬墓。竖穴墓道南北长3.82米、东西宽6.25米,深度1.5米。该墓曾经被盗,考古专家在墓葬中发现了茧形壶、陶鼎、陶仓等礼器,尤为重要的是还在石椁内发现了玉面罩的残片。考古人员分析,能够用玉面罩入葬,反映出墓主人是西汉时期的贵族。 昨日下午2时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