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达州宣汉柏树镇龙昌社区一居民家发现一本非常奇怪的书,除了书的前几页有个别字体能认之外,其余数十个字均无法考证。当地的文物专家看后表示,此书应属于消失的禹王碑拓片。 “天书”无人识 据“天书”的主人王体文介绍,此书是他家祖辈传下来的。 “天书”为传统的线装本,封面印有布料一样的网状花纹,整个书本长约40-50厘米,...
★寻找千年禹王碑 传说禹王碑刻于4000多年前,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刻,上面的文字要早于甲骨文近1000年,碑文很可能记述着大禹治水的过程,因此它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禹王碑拓本在全国一共有几十处,它们的源头都是南岳衡山的禹王碑,然而,这块母碑却在南岳离奇地消失了。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就把整个过程刻在石碑上,那块石碑就是禹王碑。他当年召集群臣治水的指挥部,如今被称为禹王城。据《尚书》记载,当年...
6月20日以来,湖南省文物局先后几次组织专家到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对一块巨石进行考古鉴定,初步认定其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郭沫若钻研3年仅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
七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近来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余吨的巨石为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字。因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其拓本三年仅识得三字。 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
衡阳晚报讯(邹建平)日前,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江文辉带领文物专家在衡山初步确认,在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发现一块神秘巨石就是禹王碑母本。 江文辉在看到媒体报道后,即组织有关专家实地对该巨石进行了考古鉴定,拓印出大量的文字笔划刻痕,查找相关资料证实,这块巨石从所处位置、形状、大小及周边的环境与史料吻合,初步认定其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名刻,为大禹治水功德碑。在文物...
一块疑似“禹王碑”的石头惊现南岳衡山。6月20日,湖南省文物局组织“禹碑研究专家”童文杰等到衡山福田乡云峰村一民宅进行现场考证。通过现场会商,他们决定对石头进行封存保护,不久将组织另一批专家亲临现场作全面考察、鉴定,“禹王碑”之谜有望很快揭开。 据衡阳市南岳区文物管理处78岁的老人旷文辉介绍,南岳衡山云峰寺下的望隐桥侧有一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