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7日上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工作队进驻禹会村,对靠近206国道一侧的禹墟遗址进行全面勘探。这标志着禹墟遗址大面积勘探正式开始。 禹墟遗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蚌埠市划定了禹会村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在遗址竖立了国保标志牌。2012年在全市范围实施了文物保护员制度,禹会村遗址作为重点区域,设立了专门文物保护员,加强遗址的日常保护。2013年底,对禹会村遗址附近新建的违章...
蚌埠禹墟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近日在禹墟土壤标本浮选过程中发现大麦,这意味着,大禹所处年代就已经有大麦出现。 禹墟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吉怀向记者介绍,此前5次的考古发掘中,对于提取的土壤样品中已经碳化的颗粒,均送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进行比对。在之前的农业考古方面,科技考古中心曾发现了不同数量的史前小麦、水稻、黍、稷等,其中史前小麦是在淮河流域...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禹墟考古继发现大型“T”形祭祀台之后,昨日又有重大发现,埋藏着近百件鼎、陶鬶、陶杯的器物坑连同大型动物骨头、鱼刺、木炭等历经4000多年后重见天日,这将为专家揭开“禹会诸侯于涂山”历史谜团又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在中国古代文明探源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昨天中午1时许,记者在禹墟考古现场2号区西北角看到,几位工作人员头顶烈日在器物坑里忙于进行文...
5月21日,挖掘人员在禹墟遗址进行分层挖掘 5月21日,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王吉怀教授展示在禹墟遗址新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陶片 昨天上午,记者在禹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已经开挖了四个10米见方的探方,每个探方挖掘深度有50厘米左右。怀远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振忠:“我们现在挖掘已经按正常的速度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就是堆筑层的迹象。因为有些方里面有一些坑啊,以前老百姓讲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