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提到木乃伊,相信你不会感到陌生,它俗称“木乃伊”。古埃及人认为,人死之后,他的灵魂不会消亡,依然会依附在尸体上。所以,古埃及的法老死亡之后,都被做成木乃伊,这也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近日,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市,有一个石棺被发现,并认为是当地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石棺。这个石棺到底有多大呢?人们打开后进行了测量,发现这石棺长约2.65米,高约1.85米,宽约1.5米,重约30吨,是用黑色花岗岩铸成的。...
近日,塞尔维亚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城费米拉孔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石棺,其中两个骷髅分别饰有金色和银色装饰。人类学家Ilija Mikic表示,这些骷髅原本是一个高大的中年男人和一个苗条的年轻女人。 据悉,该女子除了三个精致的玻璃香水瓶外,还配有金色耳环,一条项链,一面银镜和几个昂贵的发夹,男人旁边则放了一个银色皮带扣和一双鞋子。 Mikic说:“根据陪葬品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两个人的社会...
记者27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17年4月至今,考古人员对乌东德水电站(四川)的8个文物点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发掘石棺葬335座,为西南地区发现石棺葬数量最多的单个考古项目。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建设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是目前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1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对该区域进行了考...
2018年3月25日上午,日本佛学大学黑田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超研究员等一行8人,在麦积山石窟研究所李天铭所长的陪同下,莅临天水市博物馆,考察调研了伏羲庙古建筑及馆藏贴金彩绘屏风式石棺床的保护工作。天水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璞陪同考察。 考察团一行首先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水伏羲庙,通过接待服务部副主任许凤的讲解,全面了解了伏羲文化内涵及伏羲庙的古建保...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文研所)10日对外公布,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石棺墓群。 11月10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外公布,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左右的石棺墓群。图为墓葬现场。中新社记者 陈祖军 摄 该所研究员陈祖军透露,此石棺墓葬群地处江达县生达乡境内的乃若山,海拔3893米,邻近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西藏文物考古部门近日在昌都市江达县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石棺墓群,其文化面貌既带有强烈的地方特征,又与川西高原的岷江、雅砻江等流域的石棺墓遗存有着极为明显的相似或相同之处。 “该发现证实在距今约2000年前后的历史时期,西藏东部的先民与川西高原多个区域已经有了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祖军说。 新发现石棺墓葬群地处江...
10月16日,新疆晨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伊吾县吐葫芦乡大白杨沟村古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此次抢救性发掘涉及12座墓葬,出土铜钱币、项链、骨器等十多件器物,尤其是在墓葬中发现随葬铜钱币的习俗,对研究隋唐文化在新疆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大白杨沟村古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领队王永强介绍,由于该墓地处京新高速伊吾段的施工范围,10月4日,自治区文物局委托新疆文物...
穿越千年,终究还是敌不过时间,即使是存放在博物馆的石棺,也不可避免地开裂了。不过,经过文物医生的巧手,对这些石头材质的文物进行了一次“抢救”。 在大家的印象中,文物修复一般都是些青铜、瓷器。然而,那些外形“强悍”的石器,修复起来一点也不轻松,一番脱盐清洗过后,还要进行“拼图游戏”。在四川博物院,一件两米多长的东汉房形盖石棺,四五名文物医生一齐上阵,修复完成总共花了19个月的时间。 扛不...
据外媒报道,英国一家博物馆陈列的一口有800年历史的石棺,因一名参观者跨过护栏,将小孩放置其中拍照,致其边缘一大块掉下。珍贵文物遭到损害,而“罪魁祸首”早已逃之夭夭。 埃塞克斯郡的普里特威尔修道院博物馆(Prittlewell Priory Museum) 展出的这口石棺,是1921年被发现的。当时内有一具完整的尸骨。负责维修的克莱尔•里德表示,该石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宗教价值。 里...
埃及两千年前古墓,石棺上竟“长脸” 第二看台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埃及文物部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宣布,该国考古学家在开罗南部的明亚省发现了3个距今近2000年的古墓。 这3个古墓位于一片建造于第27王朝(公元前525年)和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332年和第四世纪)之间的墓地中。在这些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形状和尺寸各异的一组石棺及一些黏土块。其中一个古墓包括4...
哈巴河托干拜2号墓地的一座石棺 粗粝,大地以这般姿态延伸,从喀纳斯开往哈巴河县的旅游公路上,一片土丘在戈壁滩上起伏。7月下旬,阳光粘稠,带刺的野草织成了一张网,几乎铺满整个土丘,像是要阻挡着人们的脚步。 在土丘的最高处,一座花岗岩材质的草原石人伫立着,它长着一张桃心形脸庞,圆饼状眼睛,双弯勾形眉毛,留着胡须,戴着护颊和项圈,面向东方,沉默不语。 2013年,远处的牧民在某天的深夜...
记者11日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文物局获悉,当地发现两处宋代石棺古墓。 平昌县文物局工作人员7日接到当地居民电话,称在泥龙镇金华村一组施工现场进行筑库作业时,挖到疑似古墓的东西。 经现场勘查发现,古墓葬位于山洼处,墓葬构造独特,墓上刻有雕花。一处为双人合葬石棺墓,离地表2米左右,墓门已损毁;另一处为单体石棺,墓门墓室已在挖机作业中损毁。两墓葬朝向一致,均坐西南朝东北。古墓发现一执...
7月26日,四川省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以“长征精神”为课题,开展了“回忆长征——长征路上小故事”演讲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讲述《雪山小太阳》《特制布鞋》《一袋干粮》《陈赓与红小鬼》等小故事。通过学习和感悟,学生们怀着感恩之情缅怀先烈,将努力拼搏,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讲的——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不是...
近日,考古学家在青河县查干郭勒乡水库发现一处古墓群,古墓用石头构筑,建筑种类多,属于石棺墓。 古墓群墓葬方式以屈肢葬为主。据考古学家介绍,古代欧亚草原基大多采用屈肢葬,因为早期的草原人相信,以母胎里的姿势下葬方便转世托生。考古学家根据古墓结构和墓中挖掘出的陶器推测青河县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仍处于原始社会。 目前,已挖掘古墓4座,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此次发现为研究青河县古代社会发展...
2015 年3 月,长治县贾掌镇镇里村古墓葬遭到盗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长治县文物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发掘从3 月19 日开始至3 月24 日结束,发掘前对墓地及其周边进行了调查。经过清理,该被盗古墓葬为一砖室墓,墓葬平面呈“甲”字形,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向185°。墓室位于墓道北部,平面为长方形,墓道位于墓室南部。由于被盗严重,墓室内填土全部被盗扰,填土内含有大量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