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3日,由天水市博物馆发起,联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陇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丝绸之路与文明记忆——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演进与传播的影响”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召开。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杰,天水市政协副主席苏定武出席开幕式。来自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全国十余所高校,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的绿釉陶器 10月20日,记者从天水市博物馆获悉,今年6、7、8三个月,天水连续抢救性发掘3座古墓,经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现场清理和勘查得出结论:6月底在秦州区玉泉镇王家磨村西北发现的古墓,初步认定是东汉墓葬;7月底在秦州区秦岭镇所辖麻山头村附近发现的一座疑似被盗古墓葬,属于北宋中晚期;8月底在秦州区中梁镇机场迁置房建设工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年代判断在晚唐至五代时期。 ...
2016年12月26日,“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1月6日,记者从天水麦积山风景管理区获悉,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组织了21件雕塑和20件壁画作品参展。据悉,此次去成都参展,是麦积山石窟精品文物25年来的首次外展,意义非同寻常。 据了解,本次展览自2016年12月27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将持续到2017年4月10日,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
近日,甘肃省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刑侦大队通过视频追踪、顺线深挖、蹲点守候,成功侦破一起特大文物古玩被盗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赵某、何某林、赵某圆、杜某丹5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016年11月11日,天水市秦州区花鸟市场某古玩店被盗。古玩城内被盗玉器、青铜器、瓷器及字画等达数百件,涉案价值达260万余元。该案涉案案值大,对花鸟市场商户的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社会反响强烈...
吴砦东城门 三岔镇,又叫做吴砦城,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境的渭河峡谷地带,在西秦岭余脉野鹤山北麓下的台地上,扼陕甘川三省之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地历史上曾是渭水峡道上东到长安、西达陇西、南下汉中的三岔路口,因而又被称作三岔。而吴砦之名则始于南宋爱国将领吴吴阶兄弟在此安营抗金的历史故事。 三岔之名被官方所常用,是因为清朝乾隆年间,曾在这里设立过“秦州直隶州三岔分州”,即三岔厅,为县一级行政单位。...
“羲皇故里”“塞上江南”。言及天水,这些词语容易浮现在人们的脑海。天水拥有鲜有城市能够媲美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有着难得的延续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古柏参天的伏羲庙、绿瓦青砖的古宅院、震慑人心的麦积山、令人称奇的雕漆艺术……11月8日,参加“梦想丝路”(甘肃段)大型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们走进天水,实地探访了天水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和传承。 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秦早期...
冯志军摄 冯志军摄 中新网甘肃天水12月15日电 (记者 冯志军)由于多雨潮湿的环境影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洞窟近年多数洞窟内外的壁画轮廓模糊,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被烟火熏黑了一片,有的残破龟裂,有的甚至被刻下了模糊难辨的字句。许多壁画历经上千年的氧化风蚀开始褪色,这给研究造成了极大...
麦积山雕塑 麦积山雕塑 麦积山雕塑 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离地面只有142米,山...
6月22日,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在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的陪同下,到甘肃省天水市玉泉观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现场察看工作。 天水玉泉观为道教胜地,系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5·12”特大地震影响,玉泉观古建筑群及周边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由天水市秦州区文体局委托,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承担了玉泉观核心区三十三处文物建筑的勘察设计和保护维修任务。 杨丽萍厅长对维修工地进行全面的察看,仔细询...
这棵唐代古槐历经大火而不死。 古槐的树干已经完全中空,但仍能发出新芽。 工人正在给唐代古槐进行加固保护。 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伏羲庙中一棵棵古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的文明史。记者15日从天水市外宣办获悉,近日来自北京的古树保护专家对伏羲庙一株唐槐进行了考古鉴定和全方位保护。在考古中发现该树在古代曾遭火灾不死,树根...
中新网兰州12月15日电 (记者 赵 昕)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伏羲庙中一棵棵古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的文明史。记者15日从天水市外宣办获悉,近日来自北京的古树保护专家对伏羲庙一株唐槐进行了考古鉴定和全方位保护。在考古中发现该树在古代曾遭火灾不死,树根下更挖掘出历代文物数件。 该株唐槐位于伏羲庙前院东侧,树围6米,胸径约2米,树高约...
这棵唐代古槐历经大火而不死 古槐的树干已经完全中空,但仍能发出新芽 工人正在给唐代古槐进行加固保护 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伏羲庙中一棵棵古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的文明史。记者15日从天水市外宣办获悉,近日来自北京的古树保护专家对伏羲庙一株唐槐进行了考古鉴定和全方位保护。在考古中发现该树在古代曾遭火灾不死,树根下更...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 ■ 返回
一号墓葬发掘现场 一号墓坑内出土的铜马车 2006年11月15日,记者随同国家文物局、甘肃文物局、甘肃省政府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前往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大约2300年前秦战国时期的车马坑遗址发掘现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认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桃园村发现的此处墓葬遗址对研究先秦文化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并预测其有可能成为今年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张家川在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