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青瓷窑遗址 6月19日下午,《青瓷窑遗址(浙江上虞)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省级专家论证会在上虞召开,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等领导及专家参加了会议。 与会领导和专家认真听取文本编制单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介绍,对文本进行认真的论证讨论。会议认为,《青瓷窑遗址(浙江上虞)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本》编制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基础工作扎实,文本制...
记者从山西省河津市文物局获悉,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近日在该市樊村镇固镇村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处金元时期的瓷窑遗址,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今年3月中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根据河津市文物部门提供的一些线索和资料,在该市樊村镇固镇村一处瓷窑遗址考古调查时,发现并采集了一些标本,均为黑釉或白釉的瓷器残片,可辨器物有瓷碗、瓷罐、瓷盆、瓷盘等,一些残片上还有文字。同时还采集到一些窑具。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高...
18日,新泰市新汶大街中段施工现场发掘大量破碎瓷器和一枚宋朝钱币,19日,新泰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过进一步发掘,可断定瓷器碎片多为金元时期物品,少量为宋代,该地极有可能为瓷窑的废品掩埋地。 19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新泰市新汶大街中段施工现场,看到新泰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挖掘工作,周围站满围观市民。工作人员拿着铁铲等工具挖了一个深约一米的坑,坑外堆着不少挖出来的破碎瓷器等。记者看到一旦发...
近日,我市考古工作人员在新安县北冶镇马行沟村煤窑沟小组,抢救性发掘出一座宋元时期的民间瓷窑遗址。 该瓷窑遗址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新安县文物局联合发掘,发掘面积150平方米,深度1.2米至2.4米。虽然瓷窑早期被严重破坏,但考古工作人员经过发掘,采集了许多窑具,如匣钵、垫饼及支钉等,出土的标本多为仿钧瓷天青、天蓝瓷片和一些烧结在匣钵上的瓷器等。 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从出土的标本来看,该...
昨日下午,永春介福与德化三班交界处沉寂多年的山头,一时热闹起来。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泉州市博物馆、永春县及德化县文体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十多天的野外考古,对外公布辽田尖山(也有资料称“寮田尖”)原始青瓷窑址的首期发掘结果,待文物专业检验机构对出土的碳颗粒以及瓷片进行成分和年份检验后,泉州最早烧造陶瓷的历史,有望从现在已知的唐代提前到往前2000年左右的商周时期。 鉴定陶罐获重大发...
甘肃武威新发现一处西夏瓷窑遗址 甘肃省武威市近日新发现一处西夏时期的瓷窑遗址,该遗址位于武威市城南30公里处的凉州区古城镇古城村的一条河沟里。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1038年建国,1227年为蒙古所灭。武威古称凉州,长期是西夏王朝的陪都。
近日,武威考古专家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上古城村新发现瓷窑遗址一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威西夏文化研究所所长孙寿龄判断,这是一处距今800年的西夏古瓷窑遗址。 据介绍,此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永隆年间就开始烧制瓷器,到西夏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相传那时有48座窑同时烧制,官府为了方便管理,在头坝河南岸建立了一座专门烧瓷、销瓷的窑城。 孙寿龄告诉记者,古城瓷窑规模大、分布广,...
2009年夏秋之际,笔者在宁夏考察窑址时,根据有关线索,在当地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下,数次深入贺兰山腹地对缸沿子、贵房子两处瓷窑遗址进行考察,初步判断其为西夏时期的瓷窑遗址。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缸沿子古瓷窑遗址 窑址位于贺兰山插旗口头道沟营林区(俗称缸沿)一处台地周围的坡地上,距插旗口约12公里。窑址方位:东经0588 051 北纬4299 469,海拔1940米。台地似人为构筑,...
地面散落着大量黑釉瓷碗片、陶垫等 近日,河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下化乡老窑头村普查时,发现一处清代至近现代的瓷窑遗址。它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瓷器生产工艺流程和规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该遗址位于老窑头村中,长700米,宽80米,面积5.6万平方米。地面散落有大量黑釉瓷碗片、陶垫、碗笼等。现存有一基本完整的碗窑址,形状为馒头状,窑门高1.1米、宽0.65米,窑高6.4米,周长15.7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