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封泥作为古代官署及私人日常用印封缄的遗迹,近两百年来,才陆续被发现。它是除印章本身外,最能反映古玺印真实面貌的实物载体。古玺印与封泥存世数量不少,但印章与封泥对应吻合却极为罕见,原印与两千多年前同印钤出的封泥一同展出,则更为难得。 10月12日,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临淄新见战国两汉封泥展”现场,来自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玺印“戠(职)内帀(师)玺”与山东九宫阁齐国文字博物馆藏“戠(职)内帀(师)玺”...
国宝说话升级了,故宫博物院精选十幅典藏名画,邀青年人为其“歌唱”。昨日,故宫发出英雄帖,这场比赛海选时间将持续到下月底,全球17岁至35岁青年都可参赛。 作为十幅名画的代表,北宋时代的十八岁少年王希孟挥笔画下的《千里江山图》,跨越千年被另一位十八岁少年易烊千玺率先唱响。这首名为《丹青千里》的中国风歌曲,更是请来了张亚东作曲、方文山作词。 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发布短视频,1分3...
清乾隆白玉“四知书屋”玉玺,是国家一级文物,其制作精良,造型简洁大方,印面9.5×9.5、高7、印台厚3厘米。此玺为白玉质,交龙钮,阳文篆书“四知书屋”四字。此印乃是乾隆皇帝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为避暑山庄宫殿区“四知书屋”殿题过匾额之后刻制。 四知书屋 “四知书屋”位于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北面,面阔五间,前后廊,硬山布瓦顶,是正宫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四知书屋”建成于康熙五十年(1...
在建国后的历次考古发现中,有不少秦汉时期的印章被发现。而在众多的印章中,有一枚印章十分独特:它是一枚“帝印”,这就是“文帝行玺”。虽然它不是真正的皇帝印玺,只是西汉时期南越国国王的王印,但它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这枚金印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怀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 吴凌云 石破天惊的发现 ...
清宣统(1909-1911) 长12.7厘米 宽12.7厘米 高10厘米 银质,钮为一蹲曲的龙形,龙体刻画精细,龙形威武庄严。印面呈正方形,镌阳文满、汉两种文体的篆书“祺皇贵太妃之宝”七字。龙钮印是尊贵的象征,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使用,此印即是清朝皇族用印。 印文中所及祺皇贵太妃原本是清咸丰皇帝的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系满洲镶黄旗头等侍卫裕祥之女。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十月二十...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3.3厘米 宽3.3厘米 高1.1厘米 白玉质,覆斗钮。文字镌刻精美,为白文“长于君相室鉨”六字。此玺为一枚战国时期的官玺,长于君是人名,相室是职官名。人名与职官名连署,在古玺中非常少见,极为珍稀。周叔弢先生捐赠。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4.8厘米 宽3.3厘米 高1.9厘米 铜质,鼻钮,钮上有绳纹,印背铸有对称的蟠虺纹。印面呈菱形,被二条凸起的交叉直线分成四格,格内铸阳文“王兵戎器”四字反文。文意是:王军旅所用兵器。可能是在军中发放兵器的文书上封缄所用。从纹饰及字体判断,应属秦国官玺,是传世唯一的春秋铜玺,极为珍贵。 此玺为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文物鉴藏家)旧藏古玺之冠,后...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2.8厘米,宽2.7厘米,高1.2厘米
清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出的清朝传位玉玺—“大清受命之宝”,为清初诸帝使用,是乾隆钦定“盛京十宝”之一。 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清朝在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御宝之印玺已达29种39方之多。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25方,详细规定了各自的用途和使用...
战国 1965年河北唐山出土 高1.2、边长3.1厘米,重25克 1965年赵恩华先生 捐赠 燕国官印,鼻纽,白文古文“会平市玺’’四字。唐山地区,商代在狐竹范围之内,西周为燕侯封地,战国时期属燕国,是燕国的重要都邑之一。唐山在燕国时可能名会平。文献虽无记载,但可补史料之不足。此印是研究古代唐山历史及战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文物,有重要历史价值。 撰文:张润平
汉 (前206-8年) 高1.6厘米、边长2.2厘米、边宽2.2厘米,重20克 白玉,有黑褐色沁。正方形,覆斗形纽,最上端两侧有一对横向穿孔,可系绳。印面也为正方形,其上阴刻篆书“淮阳王玺”四字。文字篆刻精美,字体端正流畅,线条刻划有力,文字排列整齐工丽,是汉官印中之精品,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书法史上亦有较高的地位,是研究汉代印文篆刻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印为汉官印。历史上汉...
战国 (前475 - 前221年) 高2.1厘米、边长2.5厘米、边宽2.5厘米,重20克 玉为白色,上有墨色沁。覆斗形纽,最上面两侧有一横向对穿孔,可系绳。印两侧及纽上通体刻勾云纹及树叶纹等。印面为正方形,其上方形框内,白文篆书“君之信玺”四字。 此印为楚国官印。战国时期,君指各国封君,封君多由王赐爵,反映出封建社会初期王权的加强。信玺是发布文书命令,打印封泥而起凭信作用。从此...
中国首家以御玺为主题的“哈尔滨同人御玺博物馆”日前在冰城哈尔滨红星美凯龙松北商城汇众装饰谷五楼正式开馆。 哈尔滨同人御玺博物馆馆长、哈尔滨市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兴杉向记者介绍,馆内分设“中华复兴之路爱国主义教育巨型篆刻展厅”,经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百年史,浓缩成一句话为印文,篆刻一方巨型大印;“元朝宝玺展厅”,展有元朝玉质复原品11方;“明朝宝玺展厅”,展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