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保存最完善的烽火台-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烽燧 2013年8月27日上午,采风团来到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据库车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李秀兰介绍,克孜尔尕哈烽燧是丝路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 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的克孜尔尕哈烽燧,维吾尔语意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这座历经2000多年的古军事建筑,至...
今年3月,在自治区文物局的关心支持和地委行署的组织领导下,该地区顺利启动了第一批长城资源保护项目——吐鲁番地区烽燧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方为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由四川绵阳创意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托克逊县建银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新疆中厦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吐鲁番分公司担任监理工作,建设内容主要为保护围栏建设和本体临时支护。根据项目计划,第一批烽燧遗址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共有5处烽燧遗址点,...
眼前这个长满灌木和杂草的土堆,竟然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专家和大学教授开始对鄂州市华容区五径山三国烽燧遗址把脉问诊。 经初步考证,五径山遗址是三国时期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之一。鄂州博物馆文博专家说,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工作组发现了一批三国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其中,五径山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台地,残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夯筑在五径山顶部正中,长约50米,宽约30...
眼前这个长满灌木和杂草的土堆,竟然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专家和大学教授开始对鄂州市华容区五径山三国烽燧遗址把脉问诊。 经初步考证,五径山遗址是三国时期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之一。鄂州博物馆文博专家说,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工作组发现了一批三国东吴长江沿线烽燧遗址。其中,五径山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台地,残存面积约500平方米,夯筑在五径山顶部正中,长约50米,宽约30米...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对汉代著名的城障遗址——居延遗址群普查时,新发现了18处汉代烽燧遗址,为进一步研究居延遗址群的历史和价值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据内蒙古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所长傅兴业介绍,这些新发现的烽燧遗址分布于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风镇和马鬃山苏木的居延遗址群范围内。受戈壁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烽燧已坍塌为方形土台或圆形土丘,有的烽燧顶部被人们垒起石块,改造...
“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世人牢牢记住了玉门关外的荒凉,近日敦煌考古发现,在玉门关西南约六十多公里处有一汉代烽燧遗址,这表明当时关外还有许多官兵、商人在此活动。 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个汉代烽燧遗址,当地群众称其为“一棵树”。烽燧修建在盆地中一处独立高出地面十三米的风蚀台地西端。烽燧残高一点八米,东西宽四米、南北长四点五米,地面有大量汉代...
记者3月16日从敦煌市政府获悉,敦煌市博物馆近日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新发现一处汉代烽燧遗址,因所处地理位置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一棵树”而命名为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出土的一枚保存完整的汉代封检,字迹清晰,上下两端书写,左下角题写纪年,为敦煌历年调查长城烽燧首次发现,对于探讨汉代边郡符信的种类、形制及使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
齐市考古工作近日传来喜讯:在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上,又一处金长城烽燧遗址被认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二处金长城烽燧遗址。 今年6月初,区政府副区长李柏春率领来碾投资风力发电项目的有关人员,到碾子山区丰荣古城南100多米的山顶考察时,凭着对访古游事业的关注和考古工作的敏感性,感到了这个山顶的残址和去年发现的金长城烽燧遗址有几份相似。为了慎重起见,李柏春决定对该处加以保护,暂不启动任何...
天山网讯(记者龚喜杰李县君报道)新疆文物管理部门昨日开始对丝绸之路最古老的军事报警设施——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实施保护工程。 此次保护工程主要是在烽燧遗址建立工作站,具体包括围墙200米、警卫室、地面硬化1000平方米、周围的绿化和供水系统等,另外还有售票室、水冲式厕所等其他附属设施,总投资45万元。 近年来,随着南疆气候的日渐湿润和游客的增多,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的坠落物越来越多,在烽燧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