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主讲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唐际根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为何选择在河南召开?” “殷墟考古十兄弟都包括谁?” 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召开的第二天,一场围绕考古与考古人的讲座在河南博物院多功能厅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唐际根为广大考古爱好者作了题为《考古十兄弟:早年殷墟发掘的人与事》的专题讲座,悉说殷...
简 介 郑振香,女,1929年出生,河北省东光县城里人,职称:研究员。 1975年冬,安阳地点开展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修水渠等活动。我们到现场观察,发现在所修水渠的北边缘外,有草拌泥烧土块,是古代的建筑材料,我们便着手清理这处建筑遗迹,结果发现一处类似手工业作坊的地下式建筑遗址。在长方形房址填土中发现为数比较多的原始瓷片和硬陶残片,器形有豆、罐等,为一般遗址所少见,为研究原始瓷片补充...
从1928年到1937年,李济、董作宾等先后在殷墟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为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图为殷墟考古发掘现场。 翻拍资料照片 “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系列之一 甲骨学大家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 “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系列之二 ...
陶范,是古代先民铸造青铜器的模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最普遍的一种应用技术。你可曾想到,在几千年前的殷商时代,混凝土技术就可能被祖先们应用在陶范的制作工艺中?5月19日,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河南新闻》报道了来自安阳殷墟的考古新发现:商代陶范含有牛粪和石灰,这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混凝土技术。 新闻频道《河南新闻》5月19日播出
商代贵族墓发掘现场(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汪永基摄 6月10日,近50名来自河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工人、学生、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公众代表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正在发掘的一座商代贵族墓发掘现场。公众代表们在专家的讲解中,现场观摩了商代贵族墓葬的形制、规模以及精美的铜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出土。此项公众考古活动,是河南省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迎接我国第4个“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