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 这部药物著作是北宋四川成都名医唐慎微所著,约在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成书,共32卷,取名《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稿成,未予刻印。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通仕郎艾晟向官府推荐此稿,并奉命略加整理后雕版刊印,改名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朝廷命曹孝忠对此书再作校正,重新印出,定名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全书60余万字,博采以前药书之长,吸收经史...
唐 日本森氏旧藏抄本 苏敬等人编撰 本草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对药物的统称。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玉石、草木、虫兽都可入药,因为草类为多,故对药材多称本草。《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药典。此书是在梁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补充而成,新增药物114种,共记载药物800余种,还将药物标本绘成图,是最早的药物图谱。原书共54卷,包...
明 作者: 李时珍 这是中国明代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在植物分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作者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属湖北省蕲春县)人。他继承父业行医,自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起编写《本草纲目》,翻阅了800余种医学著作,加上自己的见闻和经验,经三次较大修改,最后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此著作。全书共190多2万字,分为16部、62类、50卷...
老式凉茶铺、传统中草药典籍、各种各样的药材……昨日,位于越秀区白云街大沙头的广府本草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广府本草博物馆楼高5层,位于密集的居民社区,作为首家社区中草药博物馆被市民称为“巷子里的博物馆”。博物馆以弘扬广府文化及岭南文化为主题,1000平方米的展厅,设置了广府本草历史展示区、本草养生区、科普区、体验区、百草园等5个功能区。 而在博物馆3楼的展区设立了“广府本草学堂”,学堂...
老式凉茶铺、传统中草药典籍、各种各样的药材……10日,位于越秀区白云街大沙头的广府本草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5层、1000平方米的展厅通过图文、实物、场景等形式向市民展示了中草药历史、中草药材、药膳养生等知识。此外,白云街道将借博物馆的资源优势推动建设中草药教育基地。 广府本草博物馆楼高5层,位于密集的居民社区,作为首家社区中草药博物馆被市民称为“巷子里的博物馆”。博物馆以弘扬广府文化及岭...
“净土出良材、良材制好药”,5月24日上午,“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园”奠基启动仪式在北京怀柔区拉开帷幕,由此也拉开了明朝伟大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500周年诞辰纪念“人人知医”系列公益活动落地的序幕。 据悉,占地159840平米的李时珍本草纲目植物园,是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基金与北京修实基金会合作,在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琉璃庙村共建的项目,落成后植物园区内将辖三个园区、将根据李时...
12月21日,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国有民办博物馆二期帮扶项目——德清陆有仁中草药博物馆“本草之源”陈列布展工程进行评估验收。 专家组进行实地查勘后,帮扶项目主持方湖州市博物馆和德清博物馆分别介绍了帮扶项目的实施情况。专家组认为:整个项目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施工组织与管理比较到位,制作精良且性价比合理,是帮扶项目优秀案例之一。 专家组分别对该项目今后的免费开放、宣传教育、接待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
《本草纲目》——我国古代医药史上卷帙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2011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西泠春拍此部“金陵本”《本草纲目》,为这部名著成书后的第一个刻本,于李时珍在世时主持刊刻,多能体现著者本人原意,图例也均为李时珍及其子所作。全书共五十二卷,此本存四十二卷,保存完好。 医林巨匠李时珍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成就了这部《本草纲目》。像这类大型书籍的编纂,一般都是由政府出...
前不久,武汉的收藏爱好者陈先生,从朋友处得到5册古籍善本《本草纲目》,因担心放在自己手上保管不当成为废纸,原本想捐赠给湖北省博物馆[微博],却被婉拒,理由是该馆馆藏《本草纲目》较多,这五卷不完整,版本难以考证。经本报报道后,我省蕲春县李时珍纪念馆找上门来,于前日接受了陈先生的捐赠。 上月,该报道刊登当日,一名蕲春籍在汉男士联系上本报记者,称他老家有个李时珍纪念馆,应该很欢迎这几卷《本草纲目》古...
5月1日,在日前公布的全国古籍普查重要发现中,河南洛阳收藏家晁会元收藏的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名列其中,并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晁会元先生所藏明代金陵本《本草纲目》,是目前中国民间发现的唯一金陵本全本。金陵本是各版本《本草纲目》的祖本。在此之前,全世界共发现了7部金陵本,其中日本3部、美国1部、德国1部,中国只有2部,分别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上海图书馆。该部《本草纲目》的发现,使国内...
修复后的元本草。 “元本草”孤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将于10月28日面世,在海外飘泊数百年之后,这一珍贵孤本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其独特的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因此得以延续。 专家鉴定为稀见孤本 元刻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一书,有42卷、《序例》5卷,该书半页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双黑鱼尾,黑口,左右双栏,以黄麻纸印刷。该...
修复后的元本草。 修复前的情况。 影印出版成品。 于华刚和修复后的全书。 本报记者 路艳霞 “元本草”孤本——《类编图经集注衍义本草》将于10月28日面世,在海外飘泊数百年之后,这一珍贵孤本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其独特的文物价值和版本价值因此得以延续。 专家鉴定为稀见孤本 ...
(记者/苏妮)昨日下午,在第八届文博会航诚艺都分会场举办的免费文物鉴定活动上,一套清顺治年间的《本草纲目》全套刻本(见上图,苏妮、张素芳摄)的出现,引起了在座5位鉴定专家的惊呼。 这套《本草纲目》全刻本共63本,是由一位名叫吴太冲的人在顺治乙未年间所刻,该书从顺治年间流传至今已近400年历史,但全套书本保存十分完好,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深圳市文物收藏协会会长杨传耕两位专家一致认定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