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消落区盗扰墓葬抢救性保护文物工作结束。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玉器、汉画像石等约500件文物被修复、整理。 此次抢救性文物保护从2016年开始,迄今发现墓穴40余座,这些墓葬位于丹江口库区冲积平原西部,是古代江汉流域通往关中的交通要道,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对探索研究楚文化渊源有重要的价值。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对丹江口库区消落区葛家沟、李沟一带被...
记者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上获悉,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员、夏家台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号墓。“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等内容清晰可辨。经古文字专家考证,确认其内容为《诗经·邶风》《尚书·吕...
记者昨日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上获悉,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员、夏家台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号墓。“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等内容清晰可辨。经古文字专家考证,确认其内容为《诗经·邶风》《尚书...
记者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获悉,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昨日,该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号墓。“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等内容清晰可辨。 经古文字专家考证,确认其内容为《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和《日书》等。田勇称,该墓葬为...
战国时期芈月故里的漆器和青铜器在广州就能观赏到。今天起,由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吉金华彩——湖北九连墩青铜器漆器展》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分列鼎而食、楚风漆韵和金戈铁马三部分,精选了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墓中出土的93件套文物,以青铜器和漆器为主,涵盖了祭祀、生活、宴乐、军事等方面,集中反映了2000多年前楚文化魅力。 展品文物包括有青铜、漆木玉器、竹简,既有礼乐制度规范的祭器、明器,...
近日,荆州市川店镇望山桥村“望山桥一号楚墓”发掘工作进入最后阶段,主棺已出土,完好无损,这让考古人员充满期待。 昨天,记者来到发掘现场,一座长、宽30余米,深约20米的大型墓坑已经完全展露出来,主棺被海绵布遮挡住。墓坑底部考古专家正围着一座长方形的墓室进行测量、清理,塔吊不时将清理出的文物吊起。 据考古工地领队、荆州博物馆副馆长贾汉清说,一号墓仅挖掘、清理出的土方已超过一万方。这在...
两千四百年前的阳干鲫鱼 考古挖掘现场 28日,荆州出土一件楚国皮铠甲、10多条阳干鲫鱼…… 下午,考古人员在荆州中学新址夏家台258号墓,打开头箱,先后取出30多件随葬品。墓中文物丰富多样,出土两千多年前阳干鱼,更是前所未闻,研究价值重大。 荆州中学新址在郢城南,新火车站东南,在13万平方米范围内发现楚、汉、唐、宋、明墓400多座。258号墓是战国中晚期一座中型墓,距今约24...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关注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发掘进展,今天上午11点多钟,考古人员又有重大发现,一座规模较大,保存非常完好的战国楚墓出现在大家面前。 在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一座墓葬的墓室,考古人员正在用白色的糊状物对棺椁上的随葬品进行拷贝,这座墓葬就是今天上午11点多钟,考古人员发现的战国楚墓。这座典型的战国中期楚墓整个棺椁,因为氧化作用呈现黑色,但保存非常完好...
新华网武汉4月24日专电(记者 刘紫凌 冯国栋)记者24日从湖北省荆州市政府获悉,我国迄今已发掘的战国时期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保存遗迹最丰富的楚国特大型贵族墓地遗址类博物馆--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定于4月29日至5月1日向社会免费开放,届时游客将有幸一览考古工地现场和气势壮观的车马坑。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张场村,东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26公里,距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约40公里。...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比正在进行中,记者昨日从评比办公室获悉,我市江夏丁家嘴战国楚墓入围60个候选项目,这是该评比举行10年以来,武汉地区考古项目首次列入候选名单。 丁家嘴战国楚墓位于我市江夏区山坡乡光星村丁家嘴湾,2009年5月—6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夏区文物管理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出土随葬品155件。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墓中出土近10片竹简,是武汉地...
13日下午,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丁家嘴战国楚墓M1墓的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其内棺虽然尚未打开,但已出土鸟架鼓、玉璧、车伞柄、铜戈柄等文物,其中一件保存完好的红色漆木案尤为珍贵。 据发掘现场负责人、武汉市考古研究所专家李永康介绍,先期完成发掘的M2墓有“四室一厅”,其墓主基本确定为女性;而M1墓仅“两室一厅”,墓主很可能为男性。从墓坑排列形式判断,两墓主...
◆距今两千数百年 ◆创武汉地区三个“最” ◆发现成批有字楚简 埋藏地底两千多年的楚国大墓今日开棺,当外椁板和内棺打开的那一刻,会给武汉市民以何等的惊喜?墓内文物的出土会展示出的武汉地区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又会是何等的辉煌?让我们共同期待。 昨日本报记者与楚文化学会专家一同赶赴位处江夏区山坡乡丁家嘴的楚墓发掘现场。采访完发掘现场的考古专家后,又分别采访了部分高校和文物考古界专...
古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 古墓里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东西 昨天,南阳闹市区八一路与工业路交叉口处的楚国墓葬群遗址再度爆出新闻:南阳市考古专家在此处又发掘出一座战国楚墓,其墓葬规模不仅是该古墓群最大的一个,而且在其墓室出土了9个鼎。人们闻讯后顿时议论纷纷:“难道我们发掘出的是一座‘天子九鼎’墓?”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发掘现场,看到几位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