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徽州府衙 “徽州”之名始于宋朝,正式的“徽州府”建于元末明初。徽州府的标志性建筑徽州府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历史上曾多次经历损毁、重修与重建,明朝中期时“规模宏敞、气势雄正、聿成伟观”,成为古徽州府的象征。 到20世纪初,历经风雨沧桑的徽州府衙总体建筑格局已近消失,只留存部分府衙大堂以及历代石碑石刻,如明崇祯十五年《重修正堂碑记》、清乾隆二年《重修徽州府堂碑记》、清乾隆三十八年《...
中新社歙县1月25日电 (记者 成展鹏)25日,大年初三。安徽歙县徽州府衙正式开放,向游客全面展示了这一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的明清徽派大型古建修复成果。同时,一场明代弘治年间的知府上任及离任的场景戏也在府衙广场上演,吸引了春节到歙县旅游的各地游客。 记者在徽州府衙现场看到,徽州府衙的南谯楼、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等主体建筑,已全部据史料按明清府衙建筑格局恢复,包括照墙、左侧钟楼、承宣坊、左...
日前,安徽歙县县委宣传部表示,歙县徽州府衙修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成,年底前将对外开放。 该工程于2009年启动,修复后的徽州府衙将重现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格局,成为全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和展示古徽州历史文化的集中地。届时,海内外游客将能现场体验“知府断案”的恢宏场景。 据悉,歙县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当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历为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
“非常可惜!歙县在复建徽州府衙,拆迁现代建筑时,却把一幢特别珍贵的清代古建筑砸坏了。”歙县读者吴先生昨天向记者反映这一情况时,禁不住感叹道。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歙县徽州古城内的徽州府衙所在地,看到一幢100余平方米的清代古建筑孑然而立。这是徽州府衙古建筑群中惟一的历史遗存,为府衙“二堂”。记者注意到,“二堂”右侧的砖墙有一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