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该砚台呈长方形,高1厘米,长8厘米,宽6厘米,砚台釉水十分温润,瓷质细腻,是典型的明代德化白瓷(见图)。该砚台为传世品,岁月的流逝,寒窗的磨砺,丝毫毕现,令人遐想无限。 难得的是,该砚台上方刻有唐代诗人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的诗句,右上方还刻有一树叶款,右下角刻有一“石斋”方形印章,笔法流畅,镌刻清晰。砚面略加凹陷,直径约4.5厘米,呈椭圆形,无釉,旁有一砚槽,釉水滋润,积釉处肥腴,...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皎皎明月,玉人吹箫,怡情悦耳,那是多么令人神往的意境。倘若那洞箫是德化那“凝脂冻玉总不如”的白瓷所制,那种典雅、那种悠扬,更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洞箫,又名尺八。据传汉武帝时邱仲所作,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和演奏风格的竹管乐器,拥有两个八度音和一个五度音,能吹奏C、D、F、G四个调,长尺八(在57.5至58厘米之间),十目(节)九节 段 和一目两孔为标...
在瓷都德化的民国瓷器中,有一部分瓷器十分有特色。这类瓷器除了绘上精美的图案外,还铭写有明显的“抗战到底”、“建国心成”、“读书救国”、“自用国货可强国富民”等口号,我们暂且称之为“抗战瓷”、“国货瓷”。这类瓷器具有相当独特的分量,有着独特的历史含义,与中华民族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这一段历史紧密相连。 抗战期间,广大民众纷纷行动起来,自觉抵制日货。德化县爱国人士以独特的方式将“抗战必胜”、“...
遗产编号 ⅷ-11 所属地区 福建·泉州·德化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德化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
时间: 2006 类别: 传统技艺 地区: 福建省 编号: Ⅷ-11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德化县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德化瓷的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
昨日,记者从德化县相关部门获悉,德化瓷烧制技艺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12月31日,国家文化部发布《关于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德化瓷烧制技艺这一民族民间文化榜上有名,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隔十年之后,德化瓷烧制技艺将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元时期,德化瓷大量外销,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德化县相关部门介...
梅花是德化瓷装饰题材中最为典型的。因梅花题材涵盖的器形种类特别多,实物资料甚丰,所以可以作为德化白瓷分期断代中重要的局部特征之一。 《中国德化白瓷研究》排列了18式梅花,总的规律是,从早至后,花瓣从瘦削到丰腴,花蕊的表现越来越大,枝干也有所变化,开始的时候简单,到后面更复杂。 明早期的梅花带有明显的写实主义色彩,花瓣大部分瘦而窄,上边有凸起的棱线,花蕊只是用一个点或者不大的半球样式来表现。枝干...
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清风明月·赵朴初法书展暨郑雄文郑雄彭德化瓷造像展”13日在恭王府开幕。 2015年是卓越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赵朴初先生诞辰108周年。此次展览,是恭王府艺术系列展的活动之一,展出赵朴初法书44幅,郑雄文、郑雄彭潜心创作的德化瓷精品127件(套)。 策展人之一的徐文治表示,展览的标题就是一个展览策划的起点,纵观朴老一生,从四代翰林...
从目前水下考古发现的情况就能看出德化瓷热销海外的盛况。南宋时期沉船“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结果显示,该船文物总数预计为6万至8万件,德化陶瓷数量可能占20%到30%,甚至还有人认为能占1/3,数量可观。由此可见,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瓷器就已大量出口至海外。
在日前举行的香港佳士得2014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拍卖会上,一尊明代德化窑何朝宗白釉达摩陶瓷立像(见图),拍得1444万港元高价,成为德化窑陶瓷首次拍出千万元的创纪录之作。 资料显示,见诸拍场的德化白瓷从百万元上升到千万元只用了九年时间。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17世纪何朝宗印方款渡海观音,以13.12万英镑的成交价,让德化白瓷的价格纪录首次突破了百万元人民币大关。201...
在今福建省德化县,故名。其中该县境内的碗坪仑、屈斗宫、南窑岭等都是著名的烧造白瓷窑址。宋代创烧,至明代所产白瓷在全国制瓷业中成为代表性的品种,清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德化白瓷,瓷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 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观...
大连现代博物馆与福建民俗博物馆联合举办“瓷国明珠—福建民俗博物馆藏德化瓷展”日前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展,计划至6月28日结束。 展览展出的89件瓷器均是福建民俗博物馆旧藏,包括德化窑的主要白瓷样式,也包括了粉彩、青花等瓷种,反映了明清两代德化窑的发展规模和经营状态。其中,一代瓷雕大师何朝春制作的白瓷观音更是难得一见的海内珍品。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当代艺术家的十二件瓷雕作品,让观众通过由明清到现在的...
100年前的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标志着我国著作权立法进入了作者作为著作权人的现代著作权阶段。在此以前,我国则处在以出版者拥有“印刷特权”和作者仅成为原始著作权人的阶段。 相比而言,欧洲由于较早出现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成熟,故也较早进入现代著作权阶段,其标志则是1710年(距今300年,比《大清著作权律》颁布早200年)即由英国议会通过一项...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 德化瓷的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完善于商周等朝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时期,发展于现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世界陶瓷稀有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 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三足鼎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德化瓷的烧制...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为中国瓷器的着名产地。德化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得到很大发展。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神仙佛像等雕塑艺术引起了瓷工们的极大兴趣。元朝,德化瓷塑佛像相当盛行。明代,已形成之间的技法和风格,成为中国瓷塑艺苑中一朵独特的艺术之花。当时的民间瓷塑艺术家何朝宗不但精于泥塑木雕,更精于瓷塑,他所创作的瓷塑观音,造型优美,神韵感人,线条柔和,衣纹深秀。坐者庄严肃穆,衣角柔和飘垂;立者衣巾临风飘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