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代 青铜质 长11.4厘米,宽5.3厘米,厚0.4厘米 1972—1983年宁夏吴忠市关马湖汉墓出土 长方形,正面浮雕有虎、羊图案,虎头在近扣孔处,扣孔椭圆形,羊头在另一端,羊咬虎尾,背面有两个凸起的扣钮。该牌饰虽锈蚀严重,但动物搏斗场面仍十分生动,引人注目。
西汉 青铜质 长8厘米,高5.5厘米.重665克 1974年宁夏固原古城公社出土 铜羊做蹲卧式,盘角,回首,双眼凝视,似乎闻声欲起,体型肥硕,神态温顺,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铸成之后,工匠利用传统的错金银工艺,用金丝银线镶嵌全身,凸显出羊首轮廓和纤细卷曲的绒毛,金光银彩交相辉映,更显得生气盎然。两汉时期不但继承了先秦时代的错金银技术,而且还有一定的创新,工艺更为精湛。
西夏陵出土的鸱吻、妙音鸟、鎏金铜牛,战国时期的虎噬驴透雕铜牌,唐代墓门上雕刻的胡旋舞,雕凿在贺兰山上的神秘岩画……宁夏博物馆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借助正在举行的宁夏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纷纷“复活”,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设计图案,进而有望在近期变成承载宁夏历史文化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颇具观赏性的工艺品:鼠标、U盘、钱包、时钟、摆件、挂件、胸针、台灯、香炉、屏风、茶具、厨具、书签、书架……琳琅满目的设计...
近日,在宁夏博物馆内一批玲珑剔透的瓷器晶莹透亮,洁白的光泽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并不是普通的瓷器,而是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本次展览的是69件福建博物院馆藏文物及27件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展览的名称为“玲珑神致·冰玉匠心”。 据了解,明清时期的德化白瓷,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透明釉烧制而成,胎骨洁白,坚实致密,其胎釉的技术工艺极力追求玉器质感的完美性,在琳琅满目的瓷坛上独树一帜。德化白...
宁夏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纪念建立党九十五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更好地发挥教育与宣传功能,精心策划,举办了类型丰富、精彩纷呈的活动。 宁夏博物馆引进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建国初期少数民族地区进献中央礼品展”“中国梦——重温长征路”“青岛画院作品邀请展”“永远的女红军”展览,推出了“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陈列”展览。同时加强学术研究...
昨日,记者从宁夏博物馆了解到,即日起至9月20日,“汉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在宁夏博物馆一楼展厅展出。 此次活动由自治区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主办,宁夏博物馆承办,主要讲述汉字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轨迹,展示汉字书写的神奇魅力。 据了解,除该项展览外,近期宁夏博物馆还展出了“凤凰大观”2016中国名家书画珍品展、“宁夏博物馆社会教育成果展”、“典藏之韵”第三...
昨日,记者从宁夏博物馆了解到,银川海关将去年3月在河东国际机场出境检查中查获的一件国家禁止出境文物——“古泉剑”移交宁夏博物馆保管,日前,该文物已被入库保存。 那么,“古泉剑”究竟是何许宝贝?据宁夏博物馆研究人员张瑞芳介绍,该剑由250余枚古钱币编缀而成,所用的钱币主要是宋代钱币和少量唐代钱币。经宁夏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文物所用的钱币均为真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张瑞芳介绍,“...
古泉剑图片由宁夏博物馆提供 昨日,记者从宁夏博物馆了解到,银川海关将去年3月在河东国际机场出境检查中查获的一件国家禁止出境文物——“古泉剑”移交宁夏博物馆保管,日前,该文物已被入库保存。 那么,“古泉剑”究竟是何许宝贝?据宁夏博物馆研究人员张瑞芳介绍,该剑由250余枚古钱币编缀而成,所用的钱币主要是宋代钱币和少量唐代钱币。经宁夏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文物所用的钱币均为真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
3月20日,由杭州博物馆和宁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喜上梅梢——杭州博物馆馆藏梅花书画精品展”在宁夏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涵盖杭州博物馆馆藏明代至近代百余件以梅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明代陈继儒《梅花诗》画册、清代蒲华《梅石图》轴、清代张熊《墨梅图》扇页、民国高野侯《梅花图》轴等诸多精品。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6月20日。 银川是历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与南宋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作为多民族聚居地...
由宁夏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近日在宁夏博物馆亮相,这是宁夏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傩文化展览。展览通过对傩文化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傩戏、傩面具的展示,追溯傩的悠久历史,解读类型丰富的傩戏和傩面具,展示生动多彩的傩文化。 傩(音nuó)是我国一种世代相传的古老文化现象,它起源于上古时期,以鬼神信仰为核心,以纷繁多样的请神驱鬼活动为表象,目的是驱鬼逐疫...
宁夏非遗传承人 任振斌木版年画及活字印刷传承展在今天在宁夏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宁夏博物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办,展出任振斌手工制作的上百幅六盘山木版年画,还有国内八大年画以及以西夏题材为主的古代活字实物,观众还可以现场体验手工印制年画、印活字。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 据了解,六盘山木版年画水印套色,具有形式多样、构图饱满、线条简练、色彩鲜明等艺术特点。2012年六盘山木版年画项目...
“情系丝路 牵手宁夏—两岸文化联谊行”一行走进宁夏博物馆,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物、服饰、照片、文字的深入考察,感受宁夏灿烂悠久的西夏文化、回族文化和丝路文化。 宁夏博物馆新馆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侧,自2008年起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蕴涵了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布局,贴应了回族自治区的“回”字民俗文化。 据介绍,宁夏博物馆现馆藏文物近四万件...
横亘于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过宁夏,将古希腊文明、古波斯文明和欧亚草原文明、华夏农耕文明贯穿于此。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本月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说,宁夏出土的一把鎏金银壶等于把世界三大文明串起来了。《艺术评论》本期推出博物馆馆长访谈系列,将陆续邀请国内外博物馆馆长来讲述各馆的特色,展现多元的博物馆文化。 宁夏博物馆馆长李进增 宁夏博物馆藏西夏彩绘泥塑佛头像 宁夏博物馆藏明...
4日,记者从宁夏中阿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获悉,首届“中阿梦·丝路情——诗词歌赋赞”将于1月23日在宁夏博物馆举行。活动以演讲唱歌、诗词歌赋为载体,从不同角度反映中阿文化和丝绸之路的内容。 本次活动由宁夏中阿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为庆祝第二届中阿博览会在银川召开,特开展此次活动。在活动期间,将发布由中阿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和北京紫光阁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影《中阿之恋》,并同时进行由中阿国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