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段文杰 临摹莫高窟盛唐130窟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 设计师楚艳艺术再现唐服 近日一段“西安唐人街快闪唐仕女宫廷舞蹈”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唐人风韵显露无遗,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宫廷舞蹈的街头表演为何会吸引大众的眼光;演员的唐代服饰穿对了吗;妆容画对了吗;我们要做些什么来助推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喜爱度”,让人们有参与感和互动性;当下年轻设计师,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接近...
图为活动现场。岳依桐摄 “玉垒苍苍,锦水汤汤。德教化蜀,山高水长。”伴随着成都石室中学众学子朗诵《石室诵》的声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公开课之走进石室中学暨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仪式”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成功举行。 四川博物院推选的“后蜀残石经”亮相《国家宝藏》第二季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四川人民来说,“后蜀残石经”和“蜀石经宋拓本”都是珍贵的...
The Other Nefertiti by Jan Nikolai Nelles and Nora Al-Badri。 Courtesy the artists 2015年,一尊用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的尼菲尔提提王后像——《另一个尼菲尔提提》在埃及引起轰动。要知道,这尊雕像超过3000年历史的石灰石原版,自一百年前被德国考古队挖掘出以来,就一直存放在德国柏林的新博物馆(Neues Muse...
曾侯乙编钟原件,湖北省博物馆藏 今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它的复制已是被反复研究的课题,古人技艺逐步得到复原。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由于每次复制都需在原件上翻模,为保护文物,到目前为止,曾侯乙编钟仅复制了5套。 上百位科技人员 通力合作复制编钟 时光追溯到1979年,复制国宝编钟被专家学者们提上了议事日程。据湖北省博物馆前馆长陈中行回忆,复制全套曾侯乙编钟,得到了国...
2018年11月20日至2019年2月22日,70余幅流失海外壁画的复制作品在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云冈美术馆展出。这是这些珍贵流失海外壁画首次以这种方式集体回国。 首席画师王岩松说,这70余幅壁画的原作来自山西、新疆、陕西、河南、甘肃等省份,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10余个博物馆,有寺观、墓葬和石窟壁画。 ...
近日,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利用数字化3D打印技术,原比例复制出云冈第12窟。实现了积木式拆装,开创了大型文化展陈品快捷运输、简易安装的新途径。 云冈第12窟,又名音乐窟,集中表现了佛教弥勒天宫的壮丽辉煌。其中,前殿上壁雕塑的数十身伎乐天人形象,演奏琵琶、荜苈、古琴等各种中西式乐器,在音乐舞蹈史上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该复制窟,入深14米,宽11米,高9米,运用高精度三维数据采...
2018年初,已拍摄9部敦煌文化纪录片的甘肃导演秦川启动纪录片《到全世界找敦煌》拍摄项目,计划赴海外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采访拍摄。10个月来,仅“攻克”英国、法国的四家收藏机构。 近日,“‘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散海外精品文物复制展”正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展出。展出作品均为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流散海外文物的复制品,包括东晋十六国到北宋的绢画、纸本...
近日,北京、山西、重庆、香港等地多个与壁画相关的展览拉开帷幕。展览通过实物、摹本、AR技术、仿制洞窟等方式将不便移动的壁画呈现在公众面前。其中,大量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传统壁画临摹带来了新挑战。例如,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壁画论坛作品展中,新疆龟兹研究院展出克孜尔新1窟的大型数字复制品《飞天》,其色彩表现力较之传统手工临摹作品毫不逊色,在线条造型等方面更为精准。人们不禁发问:当数字复制技术愈发成熟,古...
接待游客量最多的世界遗产接待游客量最多的世界遗产 据媒体报道,故宫博物院正在启动一场建院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外展,将“打包”1000余件宫廷珍藏。同时,随着故宫南大库家具展厅的开放,紫禁城开放面积扩大到80%。 近年来,故宫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头号“网红”,绝不是偶然。与其它博物馆相比,故宫不仅有藏品数量与质量上的天然优势,更在营销、创新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极有特色的路子。归纳起来,主要体...
9月14日,由中国美协壁画艺术委员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美协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市新媒介美术创作重点实验室、重庆美协壁画艺委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壁画论坛——传统壁画的复制与修复研究”暨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举行。开幕式由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重庆美协壁画艺委会主任黄山主持。 李佛 临摹克孜尔石窟第179窟《善爱...
曾侯乙尊盘。(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由央视、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新视角、微表达、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国宝“活起来”,其中,我省4件文物亮相,稀世珍宝曾侯乙尊盘复制之谜,备受关注。 8月2日,湖北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早年的考古报告这样描述曾侯乙尊盘:“玲珑剔透的镂空附饰犹如行云流水、龙蛇蠕动。其造...
书画高仿复制品不是赝品 今年以来的春拍,大师名家的作品屡创新高,齐白石、张大千、陈逸飞等名家作品拍卖成交价一再创新高。不过,天价的成交价让普通收藏者望而却步,所以在春拍中,也有一些人士提出,对于一些大师的作品,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买高仿复制品。那么,高仿制品是否值得收藏,应该怎么鉴别呢? 复制品同原作、真品相近,也是一种艺术品。它从用材上、形体上、工艺上、风格上,要求同原作、真品保...
也许只有在现场,你才会相信,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文献记载,它开凿于北魏,是可容纳3000余人的大型塔庙窟,形制罕见,我们熟悉的那尊阿弥陀佛高10米,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前后历时两年,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真正实现了云冈石窟第三窟1∶1还原,这是世界上首次使...
位于山西大同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第三窟,被原比例、高精度复制到千里之外的青岛。文献记载,它开凿于北魏,是可容纳3000余人的大型塔庙窟,形制罕见,我们熟悉的那尊阿弥陀佛高10米,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前后历时两年,复制窟整体长17.9米,宽13.6米,高10米,真正实现了云冈石窟第三窟1∶1还原,这是世界上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实现大体量的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