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大学校内古钟等文物遭破坏,引起关注。30日,记者前往实地探访。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未名湖西岸。记者看到,古钟外观并无刻画痕迹,并且钟亭入口处贴还有“钟亭危险,小心落下,小心伤人,请勿触摸,请勿敲钟,请勿摇晃,爱护文物,有摄像监控”的字样。而钟亭对面的确有一个摄像头。 不过,古钟内壁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从外观难以看到校钟内部情况,记者将手机伸到校钟下拍照。根据照片...
3月17日,民权县庄子镇张楼村南街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古钟,该古钟高155厘米,口呈莲花形,直径103厘米,钟上部铸有两个人物头像,非常生动逼真。因锈蚀严重,具体是哪个历时年代文物有待考证。 3月17日,一群工人在民权县庄子镇张楼村南街道路挖掘下水道时,挖到一“可疑”物体。他们怀疑是古董,便立即向民权县文物局反映。 “听说挖到古董了,很多人都跑着来看,好像是个大钟,还有雕有人头像呢。”附近村民说...
郑州80后小伙李晨辉痴迷钟表收藏,10年来,他收藏了百年以上历史的钟表700余座,其中不乏一些来自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各种材质的钟表。建一个钟表博物馆是李晨辉的梦想,他希望把自己收藏的钟表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年代久远的钟表,更好地了解中外机械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3月2日,在郑州市大学路附近古玩城的一个展厅,记者见到了这位80后小伙和他的藏品。只见不大的展厅里,各式钟表琳琅满目,木质的...
所谓“钟鸣鼎食”,钟和鼎一样,都是权势的象征。中国现存最大的古钟,是铸造于明永乐年间的“永乐大钟”——这口巨型铜钟,重达数吨,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体积重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最近,慈溪市文管办在观海卫镇五磊寺,发现了一口明代年间的铜钟,距今约有400多年历史。 慈溪文管会的工作人员说,这可能是慈溪乃至宁波地区现存发现的第一口明朝古钟。 这口钟,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400年历史的明代古...
2016年1月8日上午10点,由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北京京御绣文化艺术发展公司主办的“宫廷艺术京绣展”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正式开幕。展期自2016年1月8日开始至2月28日结束。 开幕当天由市文物局机关、局属单位各博物馆代表、老北京传统技艺传承人代表以及观众代表等100余人出席参展开幕式。 京绣又称“宫绣”,是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的刺绣技艺的总称。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
日前,英德市石牯塘镇的一名老人在义务修路时,发现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生铁钟。他主动将古钟上交当地博物馆收藏,受到了政府的表彰。 据英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七旬老人侯伯当天在修筑村道时,意外在路旁的荒草地里发现这件珍贵的文物。古钟虽然有锈迹,但上面的文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及“广东道韶州府”等铭刻十分清晰,初步鉴定为一件乾隆五十六年的生铁钟。侯伯意识到该铁钟具有研究价值,于是主动联系英德市博物馆,上...
日前,英德市石牯塘镇的一名老人在义务修路时,发现一件清乾隆时期的生铁钟。他主动将古钟上交当地博物馆收藏,受到了政府的表彰。 据英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七旬老人侯伯当天在修筑村道时,意外在路旁的荒草地里发现这件珍贵的文物。古钟虽然有锈迹,但上面的文字“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及“广东道韶州府”等铭刻十分清晰,初步鉴定为一件乾隆五十六年的生铁钟。侯伯意识到该铁钟具有研究价值,于是主动联系英德市博物馆,...
明代古钟惊现农家院 不知谁人接福又纳喜,虽然已有数百岁的年龄,但朵朵 “盛开”的莲花,108个各具特色的“灵”字,依然清清楚楚均匀地分布在每个钟体,不同的是:古钟底部一钟“福” 字环绕,一钟“喜” 字环抱。这对高1.60米,口径有1.12米,每只重达千斤的明代“福”“喜”古钟,是记者五一前夕回河南老家探亲时,在郏县安良镇王楼村一农家院看到的。 据农民收藏家王二法介绍:这对明代古钟,是他9年前在山...
被盗的古钟 短短一个星期之内,韶关仁化县境内大桥镇、闻韶镇的两个小山村里,清朝乾隆年间和明朝天顺年间铸造的两口精美大古钟接连失踪。这数百斤重的铁家伙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走的? 8月5日记者从仁化县公安机关了解到,原来是两名走村串户收购古旧物品的文物贩子见到这两口精美古钟,知道无法收购便动起了歪脑筋,找来帮手直接将古钟偷走。8月4日17时,警方已对涉嫌盗窃文物的犯罪嫌疑人丘某标等四人依法执...
短短一周内,韶关市仁化县大桥镇、闻韶镇内珍藏的清朝乾隆和明朝天顺年间铸造的精美大古钟,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这两座数百斤重的沉重铁家伙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飞”走的呢? 6月22日清晨,仁化县大桥镇罗江村唐屋组村民发现,村旁古寺旺象寺里的古钟不见了,吊着古钟的铁链像是被人用液压剪剪断了。被盗古钟是清朝乾隆九年“万声炉造”的生铁铸钟,该钟是少有的有明确的铸造时间和作坊、字口清晰、品相较好的古钟。 ...
25日,为期七天的春节长假结束。这段时间内,人们在走亲访友、阖家团聚、重温旧年俗的同时,也有了外地出游、逛博物馆等过节新体验。同时,多件文化事件发生:民众争抢头柱香,烧香祈福场面似春运;春节长假出游热……考古界亦添新发现,如“千年佛像藏和尚打坐真身”等等。这些事情的发生让整个羊年春节假期颇具回味。 习俗“变味儿”?民众争抢初一头炷香?“迎财神”场面似春运 2月19日,正是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宫内...
近日,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对永乐大钟钟架进行日常维护时,于钟架顶部缝隙中发现了“同治重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等清代钱币5枚。历史上大钟楼内的“打金钱眼”活动曾风靡京城,这些清代钱币的发现为研究清末觉生寺(大钟寺)庙会中的“打金钱眼”活动提供了有力物证。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准备对这些清代钱币进行除锈保护后在基本陈列中展出。
“钟” 在中国历史中是不可替代的文化产物之一,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内涵,钟与钟声时常出现于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之中。历时近两年,耗资3000余万元的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古建大修工程、电增容改造工程、展览陈列改造工程”圆满完工。10月16日起开门迎客,重新对外开放。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北三环西甲31号,占地约3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北京市科普教育、校外教...
挂在钟楼上的牌匾 重约2008斤的铜钟 中楼前竖立着一座功德碑 仿古韵房檐 古韵钟楼 内悬千公斤铜钟 沿着黄河二路一直往西走,就到了沙河街道办事处钟楼孙村。路北,一处新建的小型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三层的仿古亭楼,在旁边一排排新建的现代化楼房的映衬下,格外显眼。走进广场,一块树立的大石头上刻着“钟楼广场”,石头周围是一块绿地,初冬季节,树木和花草已经干枯,只留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