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丽水市莲都区委副书记、区长陈豪一行专题调研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现场考察了碧湖镇沙岸村、魏村等窑址以及市级文保单位下南山古村落。区府办、区发改局、区文广新体局、区旅委、区旅投公司等单位领导参加了调研。 沙岸村历为缸、钵类产品生产地,民国期间还建有缸行,专营缸类产品。现存的碧湖陶瓷厂建于1954年,由丽水县二轻局牵头组建,因无销路窑厂已倒闭,如今荒废,九十年代改为股份制。目前龙窑保存完好,窑...
近期,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业务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新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为进一步了解该古窑址的文化面貌和加强古窑址的保护,2018年4-7月,株洲市文物局、市博物馆、醴陵市文物局、醴陵窑管理所联合对该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通过调勘发现古窑址1座,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为龙窑,残长7.2米,窑头和窑尾已被破坏,窑壁残断不全,该窑址大体朝南依山势而...
近日,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址的确认,将醴陵窑烧造瓷器的历史由宋元时期推前至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据悉,这是株洲地区发现的首座五代时期瓷窑。 ▲ 毛家岭五代时期古窑址 在现场可以看到,该窑为龙窑,大体朝南依山势而建,窑头和窑尾均已破坏,残长7.2米,窑壁残断不全...
文保碑旁的建筑已停止施工 福州晋安区宦溪镇硋(i)石由(yu)“宦溪窑址”的文保碑旁,因一座两层小楼的施工,千年的古窑址疑似遭到破坏。此事经海都报道后,引起文物部门的重视。日前,海都记者再次探访窑址,发现相关的建筑已停止一切施工。文物部门表示,福州市文物局将派遣考古队进场查看,并划出窑址的核心区域,保护窑址。 保护范围未明确 村民可能破坏到文物 4月25日下午,海都记者再次来到硋...
“当中国的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灿灿生辉。”一位古陶瓷学家曾如是说。历经千年的时光淬炼,德化陶瓷依然传唱着“中国白”窑火兴盛的歌谣。 随着“古泉州(刺桐)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海丝”申遗路上迈出一大步,沉寂千年的“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古窑址逐渐重回人们的视线,散发迷人的光芒。23日,中新社记者实地走访了曾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考察点的德化梅岭古窑遗址。...
2015年年底,永春县介福乡苦寨坑发现9条原始青瓷龙窑遗迹、出土大量原始瓷标本轰动一时。今年11月,考古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掘。 “我们从窑炉火膛底部,采集了十几处碳粒标本送往专业机构进行碳14年代测定,测出该窑址年代在公元前1400多年至公元前1700多年,即距今3400-3700多年的夏朝中后期到商代中期。”泉州市博物馆、苦寨坑原始瓷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张红兴说,经过一年来的考古发掘、整理...
昨日,在胶东国际机场原胶州胶东街道周王庄村工地考古遗址内,考古人员对现场汉代窑址准备实施发掘,这对于研究汉代先人烧窑制砖术和研究汉代人生活状态都有着重要意义。 2000多年窑址即将被发掘 昨天,在胶东国际机场工地考古遗址内,考古人员对于前期发掘出的几座汉代墓葬仍在紧张清理中,其中一处墓葬内一名考古人员正在测绘墓葬构造、尸骨和陪葬品排列。 “每处墓葬虽然时期相同,但内部构造会有所...
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启动“老窑瓷中国行-山西之旅”——山西省古窑址调研工作。2016年7月19日,课题调研第五站:山西介休窑。 为了挖掘山西古陶瓷之美,中国文物网和老窑瓷博物馆与大栅栏琉璃厂非遗服务中心联合承担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部级课题,启动“老窑瓷中国行-山西之旅”——山...
日前,“老窑瓷中国行”走进山西,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等多处古窑址。 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在其所承担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课题“中国古陶瓷遗存现状调查及古陶瓷烧造技艺传承教育研究”中,联合老窑瓷博物馆、中国文物网,选择“山西老窑瓷”为第一研究对象进入了课题调研。7月11日至21日,课题组在晋中学院和三晋出版集团的协助下,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
日前,“老窑瓷中国行”走进山西,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等多处古窑址。 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在其所承担的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课题“中国古陶瓷遗存现状调查及古陶瓷烧造技艺传承教育研究”中,联合老窑瓷博物馆、中国文物网,选择“山西老窑瓷”为第一研究对象进入了课题调研。7月11日至21日,课题组在晋中学院和三晋出版集团的协助下,先后探访了长治八义窑、平定窑、怀仁窑、榆...
图为出土文物和挖掘现场。陈小阳摄 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以开窑设灶制瓷而得名,磁灶人烧制陶瓷已有1500多年历史。磁灶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瓷产地之一,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民窑,生产始于南朝晚期,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及近现代。 据《泉州晚报》报道,近日,在磁灶制陶发源地之一的岭畔村,村民在翻建老房子时意外发现窑址堆积层,其中挖出的大量瓷器碎片与前不久“南海一号”上发现的瓷器相同,这...
晋江磁灶蜘蛛山的这处古窑址堆积层,内含三大类古瓷标本,青瓷为土龙泉窑产品,与“南海一号”出土瓷器相吻合,绿釉瓷与伊斯兰文化有关 这处窑址堆积层就位于晋江磁灶蜘蛛山一处民房旁 窑址堆积层清理出的各种瓷标本 居民翻建民房,竟挖出一处新的古窑址。昨日,晋江磁灶蜘蛛山一处古窑址堆积层面世,泉州市考古队清理出一批数量可观的古瓷标本,年份跨越宋朝至清代数百年。瓷种包括黑釉瓷、绿釉...
居民翻建民房,竟挖出一处新的古窑址。昨日,晋江磁灶蜘蛛山一处古窑址堆积层面世,泉州市考古队清理出一批数量可观的古瓷标本,年份跨越宋朝至清代数百年。瓷种包括黑釉瓷、绿釉瓷、青釉瓷等三大类;器型从碗、罐、盏,到壶、炉、盘。出土物中的青釉瓷系土龙泉窑瓷,与2007年时发掘的“南海一号”沉船上的瓷器相吻合,绿釉瓷则与伊斯兰文化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海丝外销瓷标本再一次印证了古代泉州“海丝”的繁荣。 ...
近日,晋江磁灶岭畔村一民居因房屋翻建,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地基下有古窑址堆积层。前日,记者与泉州市考古队一起到古窑址现场,工作人员已整理出土数筐瓷片。专家介绍,这是宋元时期的古窑址。 4月25日,屋主将老旧的石头房推翻,准备重新建房时,意外地在地底下挖出许多零零碎碎的瓷片。 岭畔村村主任吴吉祥介绍,在这幢房子发现瓷片处70米开外,有一座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宋代古窑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