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又有考古发现。昨天,记者从省文物局了解到,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墓葬内一陪葬器物内储存的黄色残留物为当时的“创伤药”,而且在出土的青铜器物上,发现刻划铭文,也就是说早在春秋中晚期,江淮流域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铁质工具。 昨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立新所长告诉记者,近期,学者在对一陪葬的铜奁清洗整理中发现以往考古中并不常见的黄色块状物,后经过显微观察和化学分析发...
在双墩1号墓发掘过程中,墓主身份一直是诸多谜团中最惹人注意的一个。有专家称,双墩墓主可能姓徐。 双墩古墓因邻近钟离城,去年发现的钟离古墓与该墓在墓葬形制上有多种相似之处,后者在规模上又大大超过前者,人们纷纷猜测,双墩1号墓可能是钟离国国君之墓。双墩1号墓中还发现了流行于吴国一带的典型陶器印纹陶,因此又有人推测墓主可能是吴太子墓。而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张宏明研究员说,但从周代诸侯国墓葬选址的一般规律来...
自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以来,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数次赶赴现场考察,并收集了有关该墓的大量史料。李修松认为,双墩墓出现的种种谜团将改写。 中国墓葬考古史的很多观点。在他的分析过程里,一个春秋古国被还原出来:它处在大国的包围之中,但又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封土堆在我省不罕见 李修松介绍,在发掘初期,打洛阳铲的师傅就探到了陶器、铜锈以及类似朱砂的物质,而朱砂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被普遍使用。李修松当...
经过长达19个月的发掘之后,蚌埠双墩1号墓终于可以揭开神秘面纱。今天上午,省文物局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在发掘现场进行文物提取,同时宣布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获重大考古新发现。 位于淮河北岸的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因村内有两座高9米以上的古墓葬封土堆而得名,双墩1号墓就是北侧的那座封土堆。2005年6月,盗墓分子欲盗1号墓未遂,蚌埠市政府认为该墓葬不宜在原地继续进行保护。2006年,蚌埠市申请对双墩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