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古代两河流域战争中,征服者通常会从被征服地区劫走大批战利品,包括人员、贵金属、牲畜、神像等。其中,对当地神像的劫掠对战败方的心理影响颇为严重,因为这意味着战败者被保护神抛弃,是对战败方的严酷惩罚,这种现象被称“神像劫掠”。被劫走的神像往往是精神威慑的象征、政治宣传的工具与外交谈判的筹码。“神像劫掠”从公元前两千纪初延续至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征服巴比伦,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演化。 神像劫掠始...
法国总统奥朗德18日宣布,为声援伊拉克政府,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将于2016年秋季,在位于法国北部加莱海峡省朗斯市的分馆举办一个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两河流域)的大型展览。 当天奥朗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卢浮宫参观了一些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的藏品。奥朗德表示,卢浮宫为举行这次展览将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进行密切合作。奥朗德还宣布,法国将继续资助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的一些考古活动。 ...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
这是1月11日拍摄的埃及归还给伊拉克的一尊两河文明时期的铜像。 当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代表埃及将一尊两河流域文明时期的妇女铜像归还给伊拉克政府。2005年,一名埃及人试图将这尊铜像走私进入埃及时被埃及海关查获。经埃及文物部门的考证和鉴定,铜像创作于两河流域文明时期,描绘的是一名正在祈祷的妇女。新华社记者 张宁 摄 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伊拉克驻埃及大使馆临时代办艾哈迈德...
记者从19日在昆明成立的云南抚仙湖与世界文明研究会了解到,经专家对抚仙湖水下古迹所见的文字、符号和图案初步研究后,发现它们在时间上要比两河流域早。 自1992年抚仙湖水下古建筑群首次被发现,多年来,专家和业内人士多次对其进行探秘:2001年,发现一个距今至少1000年的古陶釜和一枚距今1750年左右的贝壳;2006年,发现一些水下建筑体的台阶上有符号和图案类似“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