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小组会讨论。记者获悉,张鸿声委员提案建议,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是活性的、原生态的保护,而不是局限于孤立单一的文物原迹保护。

张鸿声表示,目前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历史传承,是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较大,就是一个优秀的文化遗产,从前门到永定门、午门等。他表示,遗产保护应从两方面注意,一是文物原迹,第二是围绕原迹的人文形态。其中人文形态还包括生活形态,不能一味注重某一个建筑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对周围居民生活状态的保护。

他认为,现在许多的古镇都泛商业化,把建筑存留下来,又租给一些商铺带动经济发展,那这样就不能称之为遗产,遗产必须是原生态的呈现。同时,原生态地保护遗产的活性,也是需要符合现代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小明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