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窑又名长沙铜官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落于五代。长沙窑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它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创造性的完成了从彩陶到彩瓷、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由单彩到多彩的飞跃,彻底打破了我国古代“南青北白”的陶瓷格局,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是中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

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就是长沙窑众多瓷器中的难得一见的珍品。瓷壶高22.4厘米,底径14.3厘米。弓形柄,短流呈多棱形,肩两侧有双系,流及双系下方有两种三个模印贴花披甲武士。(来源:中国文物网)流下武士左手执剑,身披盔甲威武神勇。系下武士脚踏小圆毯,右手上举,作舞蹈状。

不少学者认为长沙窑是中国第一外销型瓷窑。为赢得海外市场,长沙窑匠师们“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将波斯、大食、伊斯兰教等文化注入瓷器创作,再销往这些地区。这一点在这件瓷壶上体现的十分明显。这种脚踏小圆毯的舞蹈就是当时流行于当时西亚地区的胡腾舞。晋代传入中原,而且深受中原贵族的赏识,风靡一时。

长沙窑的造型艺术别具匠心,装饰手法更是标新立异,有独树一帜的釉下彩绘、喜闻乐见的雕塑、还有美不胜收的模印贴花。这件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正是长沙窑模印贴花工艺的一个突出代表。长沙窑的匠师们先是用泥片在印模上印出花纹,然后粘贴在壶罐等器物的外壁,再随意挥洒上酱褐色的块状釉,通过1200度的高温焙烧固定,一个色泽光亮的有着半浮雕立体效果的模印贴花便诞生了。长沙窑模印贴花常见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等,一般装饰在壶、罐、碗、碟、洗等器物上。这些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器物造型,无一不是长沙窑瓷器将审美与实用完美结合的典范。

据考证,长沙窑对于开辟举世闻名的海上“陶瓷之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8年在印尼打捞的“黑石号”沉船上6万余件瓷器中,长沙窑就占有56000多件。这足以说明长沙窑陶瓷作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已经成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和使者,开启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期。

虽然长沙窑烧造的历史短暂,但它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它是第一个彩瓷之窑;第一个将书画艺术和制瓷工艺相结合的瓷窑;第一个将外来文化广泛吸收的瓷窑;第一个烧造红釉瓷器的瓷窑等等。

一件文物,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大唐的泱泱气度,眼前这件静穆端庄的长沙窑青釉褐斑贴人物纹瓷壶如同一位文化的使者,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和东方文化的深邃美丽。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