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娜的绘画作品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构架,以方形为符号,表达电子时代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她在作品中描绘失焦、模糊、震动的图像,把图像还原到原始的马赛克方格,模拟制造图像的生产链条,击碎人们对图片幻象的依赖。标志性的绘画语言形态依附于深刻的时代思索与艺术道路求索,中国文物网记者于一个晴阳午后对新锐艺术家陶娜进行了专访。

中国文物网:请问您是如何找寻并确立自己独特的方形绘画语言的?

陶娜: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教育背景很科班,所以我会有意识的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我曾经花三年的时间去研读现代艺术史,实际上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能够传承记录,留下艺术作品,除了作为画家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艺和绘画功底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记录那个时代,代表那个时代,所以在艺术的渊源长河中留下艺术瑰品。因此,我知道,我要找的绘画语言,一定是可以代表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的。

我生活成长在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动画片、电子游戏、电视、电脑、网络是我们一代人共同的成长体验。信息时代,第一手信息经过反复引用、拼贴、挪用,被重组为新的信息,经过二次阅读、误读的信息,较之原信息更加缤纷、复杂,真假难辨。信息的堆积和蔓延使速食文化的特性越来越明显,无论是热闹的场景、华丽的服饰、感人的情节,最终在录像、印刷、网页上呈现时,都是通过无数冷静而没有任何代表性质的像素化方块组成。

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特点,电子化是很大的一个时代划分,我们的当今时代已经完全电子化,所以在这个契机下,我渐渐摸索出自己的创作语言,这种方型的符号语言。方块来源于我对像素的理解,同时我觉得电子时代带给我们一种饱和式的快速文化,快速当然有许多优点,国际化更紧密,工作效率更高,但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来不及消化的弊端,我们的速度太快,像压缩饼干一样,来不及很好消化就压缩在一起。最后,我选择用一种传统的工作量较大的手工的方式,把油画原料堆成一个个小格子做单一元素,如同从网上下载的照片,当你近看就会发现,图像其实是由很多独立的肌理不同的像素颜料组合而成。我想用方块模拟像素符号,用自己的语言,来记录我们这个快速的电子时代。

中国文物网:进入您艺术创作作品的途径主要有哪几方面?

陶娜:我的作品现在主要有两种方向,一种是纯绘画,另外一种是装置作品。我希望观众进入我的作品,是用一种愉快和互动的心情,为此我也在做一些尝试,比如在绘画作品里,观众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绘画画面感受会不同。远看它是一张具像的有内容的绘画,而在近处观看,观众看到的会是一幅抽象的绘画作品。画面固定不动,但是观众观看的距离发生变化,画面会出现两个,甚至三个以上的画面层次,这是在绘画上尝试让观众与画面产生一种互动的关系。比如这张绘画,通常观众离的近,一米左右的距离会看到非常漂亮而抽象的小方块。正常的观看距离在三米左右,会看到玛丽莲梦露的图像,当再退远一点,远到五米以上,大家才会看到媒体制造news的英文单词。

中国文物网:在绘画创作上,您主要关注哪方面的艺术表达?

陶娜:就我个人而言,我所有的作品不管是绘画还是装置,其实都在探寻一个“什么是真实”的问题,因此在作品呈现上,我更多表达的是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在灵感创意上,我不会为自己设限太多框架,在创作过程中,潜意识关注的兴趣点或是突然冒出的灵感,我认为想法还不错,就会想办法去实现它。如果以目前的状态我实在实现不了,就暂时搁置,等它各方面在时间、可能性都匹配时,再去实现它。因此,在艺术表达上,首先,我去探寻什么是真实与虚幻,其次,我想用最少量的媒介,做出极大体量的视觉呈现。运用简单的材料,去实现巨大的可能性,我在做这种探讨。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