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中国书画艺术网
自幼的梦想可以说是起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又有机会跟县里文化馆的老师学习。还有来自我母亲的支持。那时外祖父家里有很多的书籍字画,受着一定的文化熏陶,母亲也因此能识文断字,明理知义。...
记者:高老师您是怎样走上绘画创作之路的?
高强:自幼的梦想可以说是起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又有机会跟县里文化馆的老师学习。还有来自我母亲的支持。那时外祖父家里有很多的书籍字画,受着一定的文化熏陶,母亲也因此能识文断字,明理知义。所以那时尽管生活艰苦,她还是支持我学画画。要知道,所用的画画工具,对那时的村里人来讲是很贵的。
记者:据我所知大学期间您的专业是油画,后来您是怎么转向中国画学习的?
高强:我上大学时最初学的是油画专业,忻东旺先生、石磊先生当时就是我的老师。选择学习中国画是在2000年后。引我走进中国画之门的是新文人画家赵亭人先生。他和新文人画的倡导者和组织者陈绶祥先生,还有杨春华、胡石、张伟平、周亚明老师等在我们山西多次搞五人展。领略了他们的文人画之风,我更是被深深地吸引了,才意识到学生时代对国画的认识还只是浅显的,我想更深入地学习。
记者:那么从2000年到现在大约14年的绘画实践中,您是怎样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人画风格的?
高强:我一开始就喜欢文人画,在赵亭人老师身边耳濡目染,深得教导;后来又开始陆续读到一些历代大家的作品,比如宋徽宗、倪瓒、陈老莲、赵孟頫、文征明、郓南田、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的作品,开始学画他们的作品。文人画书卷气非常浓,很有雅气,这也是我喜欢的。进国家画院跟贾广建老师学习后,更是受益很多。现在不敢说是独特的风格,只能说算是初步有了一些自己的面貌。
记者:您从国家画院到北大艺术研究院跟贾广建老师学习了多长时间?
高强:刚开始在国家画院向贾广健老师学了一年,之后有机会在北大继续跟他学习研修。我喜欢他的工笔和没骨画,尤其是没骨画,没有来北京之前我就喜欢临摹恽寿平的作品,后来觉得一年里学的东西并没消化,就决定留下来继续向贾老师学习。以前曾经有过计划,打算第一年学完后就撤退,一年后回头看时觉得这一年似乎什么都还没有,怎么办呢?那就再来一年。又过一年后,发现还是不行,没有踏实感。然后我初步订个五年计划,有时感觉五年也不可能实现,到后来发现可能要十年计划,艺无止境。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往前走。一直到现在。
责任编辑:曹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