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就。“中国速度”在迅速脱贫、改善民生和增强国力等诸多方面效益明显。但是,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一些问题,许多华夏古文明遗产亟待保护,不少文明遗址、古建筑、古城墙、古城区都遭到了破坏。如果这些中华文明的遗产得不到记录,我们的民族将面临集体“失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法见到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将愧对祖先和子孙。

近年来,出于工作关系,我到各地考察,发现许多文化遗产和古建筑在逐步消失。我也常常到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旅游,感到外国人对他们的古代文明和古建筑保护比中国人要好得多。我感到非常惭愧。在从事建筑的拆迁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工作中,我常想,在拆迁建筑的同时,我为什么不多关注一下重要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

我们首先可以利用高科技的影像技术,把全国各地的重要中华文明遗产都用激光扫描和摄影技术记录下来,做成三维高清的影像,建构一个“中国记忆”系统,为未来修复和复原华夏文明的宝贵遗产,提供大量一手资料,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财富。将来这些文明遗产即使不存在了,我们也有资料来记录并恢复它。这应该是我的一个责任。

虽然我不在文物保护单位,对文化保护也不甚了解,但我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看到这么多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我深感痛心。我们不但需要摧毁旧建筑,也需要保护有价值的古建筑,这是一个有责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良知。

我决定今后从每年对社会捐赠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做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记忆”工作,将分布在各地的文明遗产和古建筑做三维激光扫描和拍摄,建立一个庞大的中华文明影像数据库。我将把这些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影像资料无偿捐献给国家和社会,也免费向学界和文博单位提供资料,作研究之用。

几十年前,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就有过全面记录和保护中国古建筑的提议,并且身体力行做了大量田野工作,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今天,我们的生活过好了,国力强了,我们更应该这么做。我愿意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责任编辑:ZF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