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不是不发展,而是更好地发展。”黄南藏族自治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充分认识自身重要的生态地位的前提下,依托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将热贡地区打造成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作为重大牵引,引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实现黄南州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把“文化组合拳”打得风生水起。

黄南州地处我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占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同时黄南州又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自然形胜的所在地,神奇的热贡文化和丹霞地貌、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享誉国内外。在突出生态保护中,黄南州为了谋求“在保护中发展”,立足自身丰厚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开辟出一条科学路径。黄南州在我省全力打造“高原文化旅游名省”的拉动下乘势而上,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两个区域、培育五大产业、实现两个突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总体战略和“文化拉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发展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打造文化品牌,塑造文化名片,黄南的美誉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几年来,黄南州成功申报设立了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使黄南州以热贡文化艺术为核心的文化资源纳入了国家保护、支持建设的大盘子,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中国西部和藏区第一个鲜亮的文化品牌,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张牌”之一。积极申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名录,热贡艺术、热贡六月会、黄南藏戏、土族於菟、和日石刻技艺先后被列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成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和藏戏先后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我省无世界级非遗项目的空白。5名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0名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4名艺人被命名为“省级工艺美术师”。

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的转型,一条新兴的产业之路在黄南各地延伸开来。黄南州紧紧抓住全省打造高原旅游名省的战略机遇,精心打造了“两大基地,一个公园”,全力推进“一区九品十项工程”。引进中铁、首旅等国有大型企业,推动和加快了实验区建设。坎布拉国家公园、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泽库“和日石刻技艺之乡”、河南“青海最美大草原”等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热贡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热贡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出台热贡唐卡的地方标准,实施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千家万户”工程,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企业和热贡艺人,初步形成以唐卡、雕塑、堆绣、藏戏、石刻技艺、明间歌舞为主的文化产业群体。成功举办国际唐卡艺术博览会、热贡文化欧洲行、“五彩神箭杯”国际射箭邀请赛、热贡文化进天津等活动,提升了黄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相得益彰,旅游收入突破三亿元,比五年前增长17倍。

与此同时,黄南州着力培育文化企业,推进唐卡、堆绣、雕塑、石刻等艺术品类的生产性保护,在努力保护传承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开设热贡艺术班,壮大职业学校学生队伍,为热贡艺术的保护传承打下了基础。通过采取举办和参与国内外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等手段,进一步培育热贡艺人的非遗保护意识和市场认知能力。热贡艺术品的生产销售越来越旺,热贡文化的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州热贡文化个体、集体民营企业达到20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多人,其中同仁地区热贡艺人7793人,去年总收入达9千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千余元。

领导寄语:努力让黄南各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近年来,黄南藏族自治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审时度势、奋力拼搏,全州经济社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增长1.88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翻番。文化旅游业异军突起,特色农牧业初具规模,开发利用优势资源迈出新步伐。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5.15万贫困人口实现温饱; 261个行政村中有202个通了公路,81%的村道实现硬化;80%的农户、92%的牧户有了新和定居房;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46%的贫困农牧民享受了国家低保政策;“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自治州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是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省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两新、三区”战略目标,并决定推动黄南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把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列入全省四个示范试验区,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支撑,围绕打造“全国一流藏文化基地”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以民族文化引领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实现自治州跨越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先进、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新黄南。

责任编辑:ZF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