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一开发商在未完成考古发掘的情况下,违法施工进行建设,涉嫌破坏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目前,郑州市文物执法部门已立案调查,并已提请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鉴定。专家鉴定结果显示,该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址,并已遭严重破坏,开发商面临行政处罚的可能。(中国青年报10月23日)

龙山文化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当时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制陶技术达到了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其考古价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物保护法颁布已经实施30多年,毁坏文物的事件仍然频繁发生,且屡禁不止。这些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旦遭到毁坏,破镜将难以重圆。

时有发生的毁坏文物事件之所以不能根治,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利益驱动。有的开发商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在文物区进行违章建设,甚至不惜拆毁文物建筑,破坏文物环境。另一方面,毁坏文物的现象之所以屡屡发生,与一些地方领导好大喜功,热衷于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文物保护工作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甚至于变相支持密不可分。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进步,文物保护越发显得重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政府相关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因此,有必要在加大文物保护法执行力度的同时,对那些肆意毁坏文物的行为双管齐下,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予以惩治。唯有如此,才能将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到位,让历史文物光照千秋。

责任编辑:ZF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