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博界的黑哨吹不得!足球界吹黑哨,中国足球顶多走不出国门,文博界吹黑哨,就是文物迅速流失!《天下收藏》本身就需要去伪存真!” 现任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的姚政在接收中国文物网采访时如是表示。

姚政说,自媒体报道了“天下收藏”栏目所砸瓷器的真假之争后,在全国范围内激起广泛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天下收藏》栏目中被砸掉的瓷器究竟是真是假,仍然众说纷纭,傻傻分不清!尽管北京市文物局已于8月21日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经派出的专家鉴定,认定王刚所砸的瓷器皆为赝品。但这样的回应并没有取信于众藏家。

作为这次事件的公开质疑者,姚政显然需要很大勇气,但对于《天下收藏》砸错文物这件事,却是相当肯定!在姚政看来,鉴宝类节目本身就有诸多问题。“首先是收藏节目可能涉及经济利益。翟建民和甘学军等人都是商人,商人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不管真的假的,把这些东西砸了,这是丢卒保车,砸掉了一批别人的东西,把翟建民从香港拿来的瓷器保存好,突出了,大家花高价买吧!”姚政说到。

“其次,专家的专业权威性。一些鉴定专家是古董商或拍卖公司的人员,他们是生意人,并不搞学术研究,其专业性引人质疑。有人说甘学军来是估价的,但是估价为什么要在鉴定书上签字?”姚政说,“拍卖公司本身应该通过第三方鉴定,因为他本身就是卖东西的,应该找鉴定机构”。同时,姚政质疑,“天下收藏节目中的鉴宝人有的是北京文物系统的,但按国家文物局规定,文物系统人员不准外出鉴宝的。”

“天下收藏”节目中,主持人王刚有一把紫金锤,如果经现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藏品为假,根据双方协议,他会挥起紫金锤将赝品砸碎。“生死文书是非法的!” 据姚政介绍, 通过和收藏人签订《生死文书》不能免除其法律责任,在砸之前,和藏友事先签订砸“文物”协议,表现上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即使砸错了,北京卫视和王刚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但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受国家保护,不能随意损毁。也就是说,持宝人无权毁坏其拥有物权的、认定的珍贵文物,持宝人也无权委托电视台节目组来决定,是否损毁其持有的东西。因此,“生死合同”其实是一纸无效合同,根本不能作为王刚砸宝的合法依据。

姚政表示,“他们这些专家为什么说民间大部分都是假的呢?这和现状并不符合,举例说明,1950年,成都到重庆的铁路线修的过程中,就挖出150多万件文物!他们为什么不承认,皆因一个“利”字!物以稀为贵,我能卖,你们也有,为了把我的卖出去,就得说你们的是假的!”所以就有一些专家说,为了把自己手上文物的卖出去,利用舆论宣传中国民间没有好东西,好东西在专家手里!姚政说到,为什么中国民间会有那么多好瓷器,因为嘉庆皇帝在嘉庆五年、嘉十二庆、嘉庆十五年这三年中就卖给民间四十五万瓷器,为什么他们要说民间很少文物呢?为什么要把路子引到香港去呢?是不是还有其他目的?

另外,姚政介绍,目前我国的文物鉴定市场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许多国家都有专门针对鉴定人员的管理法规,而国内《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与文物鉴定有关的法律制度,对民间文物鉴定却是空白;并且欠缺相关管理机构,不少与文博相关的社会机构都能发放鉴定资格证书,因此各种头衔的鉴定师、文物评估顾问等堂而皇之地从各类鉴宝活动中捞取好处;在责任担当上,现行的《文物保护法》也没有针对文物鉴定承担责任的条款。

《天下收藏》最后一个护宝环节是最引人关注的,除了被王刚手中的紫金“护宝锤”一下击碎的刺激,其他还能给观众带来什么呢?姚政说自己想看到的结果,就是误导大家的展览先停下来,他说,收藏节目的暴力行为不利青少年的发展,对收藏界的权威也是一种蔑视,史树青、耿宝昌老先生都不说自己百分之百的确定?那他们又如何判定文物的生死?

舆论看点:社会在质疑声中前进

不管是错是对,社会都需要质疑声。矛盾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催化剂,我们的社会越透明,我们质疑声会相对减少,质疑往往是揭开黑幕的手。特别是在利益复杂的背景下,谁站出来公开质疑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足够的论据去证明!

王刚砸“宝”事件在各行各业也是一个缩影!有责任感的公民才会质疑社会诟病!在网友猛追猛打的追问会逼迫当事者和引起当权者去反思!对砸“宝”这种行为的质疑;对节目真实性的质疑;对评审专家水平的质疑等等,一些表现生猛,穷追猛打的追问,看起来似乎并不“和谐”。事实上,这才是最有利于“和谐”的!每一扇门在打开之前,只有房主人知道里面是什么。而公众需要的就是推开这扇门!

我们有追求,追求的是进步愿望!而王刚砸“宝”这件事直到如今仍然是再打口水仗,社会大众需要的只是真相,而在两方互相较量的时候,政府也需要反思社会制度,市场管理的弊端及文物文化保护等等问题!只有质疑声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前进的脚步。

责任编辑:zhidong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